返回

第二十五章 云涌 李唐传奇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有降罪安庆绪,反予重赏,契丹联盟首领决定背唐投靠突厥。

就在这时,阿不思遣密使来契丹,密谋反唐,恩怨分明的契丹人为报族人之仇,也开始和突厥接洽。经过数轮谈判后,三方终于在灵州秘密达成协议。突厥不出面,借道契丹接应阿布思和李瑛,助李瑛占据太原以北,然后两家合兵东西夹击幽州。就在达成协议后数天,圣旨到,指李瑛刺杀太子,命他立即返京请罪,知道中计的李瑛后悔勾结契丹,欲回京请罪,阿布思却劝李瑛自立为北帝,李瑛不允,两人发生矛盾,阿布思遂囚禁李瑛,仍借李瑛之名行事。

契丹依约借道突厥陈兵北境,要求唐玄宗交出去年年末率兵屠杀契丹两个部落的安庆绪,整个大唐帝国为之震惊,李隆基大怒,边荒野部也敢触犯天威,命令范阳军和朔方军北击契丹,但数天后消息传来,安禄山借口军中爆发马瘟,准备不足拒绝出兵,而郢王和阿布思却借口平契丹,擅自率二万兵挥师北上。

依大唐军制,郢王不得旨而擅往,此举即同谋反,因涉及皇室,京城的百官们却一反常态,皆沉默不语,惟郯王一系反映激烈,兵部尚书、右相杨国忠指出,郢王和阿布思决非平乱,而是勾结契丹借机谋反,要求皇上出关内军前往平叛。李隆基在犹豫间,又接到紧急军报,契丹攻陷云州,屠军民数万,阿布思占领朔州,兵锋却直指北都太原。杨国忠再次请兵,这时群臣也纷纷要求平阿不思,李隆基终于决定出关内军平乱,杨国忠遂荐赋闲在京的前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为正,其族弟杨国嗣为副将,领兵五万连同太原三万驻军共八万军平阿不思的叛乱,有大臣奏鲜于仲通前败于南诏,不宜再领军,杨国忠却申辩鲜于仲通非战之过,应准予其戴罪立功。帝准,降旨因朔方节度副使、奉信王阿布思叛乱,命鲜于仲通和杨国嗣率军五万平叛,太原尹、北都留守裴宽受其节制,另命宦官边令诚为监军,即日出发,这一天是四月二十五日。

李月和李国臣已于四月十日率军出发,进行行军拉力赛,目标九原。由于朝中纷乱,所以两人走得都很低调,除了兵部外,就几乎不为人所知。经过两个月魔鬼般的训练,李月的黑旗军由一支老弱之军,脱胎换骨后成了一支精锐之师,在临行前,李月做了战前动员,只用一通鼓,全军便集合完毕,李月和荔非元礼站在点将台之上,见全军站如一条直线,气势森严、士气高昂,“好一支威武之师!”荔非元礼脱口赞道。“李月兄果然是帅才,只用两个月时间就把一支老弱军训练得如此精锐。”

“李国臣将军的军队也不输于此吧!”

“我听李抱玉之言,他们那一千老弱军也变得军纪森严,士气高昂,但体质上却要输于我们,他们最多只能越野跑三十里且没有负重,我们却能负重跑五十里。”

“那时我们练了太玄经的原因,还有伙食和后勤都要比他们要好得多。”

李月转过身来,对着一千军队高声说道:“临行前我没有什么好说的,所有的细节你们的队正已交代清楚,我在这里只说两个字—必胜!!”

“必胜!必胜!”

全军一齐振臂高呼,气势如山崩地裂。

一队队士兵依次出发了。

李月静静地看着北方,在那里此时正风起云涌,他能否把握风云,一战而名震天下呢?!

《李唐传奇》,牢记网址:m.baotouge.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