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干劲十足的李云龙,郁闷的邱胖子。 我的亮剑后勤生涯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西还真不少啊!”

其他人还没说话,突然之间,兵工厂内响起了一道众人熟悉的声音。

“副总参!”

包括张万和在内,众人齐齐敬礼。

“新式步枪怎么样了?”副总参直接问道。

“很成功。”张万和介绍道:“将口径改为驳壳枪同口径之后,可以使用驳壳枪子弹,在两百米内依旧有相当不错的准头,精度没有下降太多。”

“我们还使用了新钢材制造击针,解决了击针容易损坏的问题。”

“不过,唯一的问题就是··”

说着,张万和叹了一口气:“咱们产能不足,目前每天仅仅能生产两支,扩充产能也会很慢,最高只能达到每天五支的速度,这还得是鬼子不来组织大规模扫荡的情况下。”

“每天只能生产两支么?”

副总参深深叹了一口气。

虽然心里早有准备,部队小作坊式的兵工厂,以及严重缺乏机器设备,技术工人,还有原材料,产能会很低,但实际数字依旧超出副总参想象。

他以为,最少也能有个每天五六支的产量,等产能扩充起来,每天十几支不成问题。

一年装备一个旅!

“看来,我低估兵工厂发展的难度了,犯了外行想当然的错误。”副总参自我总结。

“没关系。”副总参继续说道:“按计划,继续稳步扩大产量,目前兵工厂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复装驳壳枪子弹的技术攻坚。”

“是。”

张万和点头应是。

独立团流出来近两百万发驳壳枪子弹,部队向来有回收弹壳的习惯,系统大爷出品的优质弹壳,使得复装难度低了不少。

“还有。”副总参继续对着张万和说道:“你把后勤部各工厂技术工人列出一份名单出来,包括文化水平,加入部队时间,技术水平。”

“另外,近期你开始加大对技术工人的培训力度,争取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重点挑选劳动积极分子,越多越好。”

从李云龙的只言片语,以及要求,总部推测出了一笔大财的蛛丝马迹。

有可能,那位莫老板要为部队培训技术工人,技术人才,甚至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