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染色法 兴趣使然的探索者又在作死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边,拉开因进行透镜成像实验而拉上的窗帘,打开窗户,让外头的新鲜空气灌入室内,“说不准里头有些试剂,我连是什么都不知道,真让人期待啊~”

“那么,只剩下工匠那边——但愿他们能早点出结果吧,否则我可能需要替他们想象如何改良磨制镜片曲面的工艺了。”

不过,这一次莱尔真的小觑了别人。

人家缺的只是动力,并非才华。

》》》》》》》

原始时代前人的经验寥寥无几,学会制作打制石器、打猎、摘野果、捕鱼可算出师。

三国时代前人的经验并不少,但敝帚自珍现象严重、教育推广力度微弱,就算掏得出学资,很多时候是想学却学不到。

但到了这个时代,前人的学术成果丰硕、敝帚自珍现象缓解、教育推广力度加强,除了学费这不必说的物质条件外,学习的最大障碍变成天赋。因天赋所限,有人完成基础教育后任职谋生,有人选择往某个学科深造,有人选择对某个课题进行研究,不会有谁蹦出来大吼一句【本人要同时学习全部学科,同时研究全部课题】。

这种事莱尔做不到,他也没有傲慢到认为自己能做到这种事。

但或许是灵魂本身的特性,或许是转生神的祝福效果,他是一个超规格的天才,确实在同一时间对多个学科的多个课题上有想法。

显微镜,正是其中之一。

早在数十年前便有人发现了透镜的奥妙,并通过叠加多块透镜的方式制作出第一台显微镜,但因为镜片的放大倍数问题,这种显微镜只能用来观察小昆虫,又被称为‘跳蚤镜’;又在数年前有人制作出一台可调节焦距的显微镜,因为结构复杂和放大倍数问题,被人当成艺术品来处置。

莱尔这一次并非发明出全新的工具,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将显微镜的结构改良为“可调节焦距的复式显微镜”,再砸钱让工匠想办法磨制出小尺寸的高倍率凸透镜。倒是使用显微镜观察肉眼所无法察觉的微小之物的方法,才是完全属于他的新发明。

不过,作为这种方法的发明者,莱尔却并非这种方法的第一个使用者——

“用纱布擦干净了没有?”在旁指挥的莱尔提醒道,“没有问题就撕下洋葱的内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