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十五章 城市面孔 大学生档案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学校组织的第一次活动,就是带着我们参观这个城市的景点.出时,好多人,就象一条长龙,蜿蜒在学校的大门口,场面蔚为壮观。我当时窝在班级的队伍里,看着这样浩浩荡荡的人潮,心里感慨万千。

阳光稍显炙热,头顶上已经冒出些许汗液来。等了一会,终于轮到了我们的批次。以班为单位,我们一起上了辆学校组织的公共汽车.车子是向着市内的公园方向驶去的,先我们去的是诗墙公园.这个依江水而堆砌起来的围墙,既是一项防洪工程,又是一条诗歌长廊。沿着沅江的下游,溯游而上,我们感受到了几千年文明扑面而来的讯息.在巧夺天工的墙壁上,刻满了古今中外各个时代的诗歌作品.这些诗人诗歌作品,既有我所熟悉的,也有我素未蒙面的.熟悉的诗人有比如刘禹锡,欧阳修等这些唐宋名家,不熟悉的有法国的鲍狄埃,叶赛宁等人。

到了这时,我就想到,这里的政府,真是别具心裁啊。到底他们在当时,是为了什么,要建这样一块地方?它原来仅仅是为防洪而建,而现在的功用已远远过于此。他们的如此动作,使这里的人们,生活将有什么新的变化?而来到这里的我们,第一站出游,就是徜徉在这诗歌的长廊中,它对我们以后的生命,是不是将刻下什么痕迹存在?我的心思在脚步的缓缓移动中,就这样开始了思索的过程.

看着诗墙沿江带的芙蓉木,一树树叶子丰裕,在风中偶尔摇曳.那随风拂动的杨柳,仿佛柔情万千,在款款把人迎接。我陶醉在这诗情画意的美景中,心灵微微颤动。当我看够风景,目光流转,竟寻到一个熟悉的目光.哦,是陈琳。没想到她竟作了我们年级另一个班的导游,在那里对诗墙公园作着热情洋溢的介绍.这儿的一草一木,一书一画,对于她,可能是太过于熟悉了,她简直就是娓娓而谈。而且,从她说话的腔调里,是明显掺和了感情因子在里面。她用饱含深情的言辞,搅动起我们对历史人文的神往。而她自己,也从这些厚重的人文里,获得心灵的慰藉和满足。

"大家看看,这碧绿一条带子样的大河就是沅江。它带给了这个城市生机,也困扰着这块土地的人们.它从那遥远的西方溯流而下,时而缓缓,时而汹涌的经过我们.由于季节性泛滥成灾的缘故,我们修建了这条护城墙,这条有着诗歌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