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四章 鬼神胎 扎纸匠:这是聊斋明末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就得一千多两,真靠那点俸禄,他熬一辈子都买不起一株宝药。

不过没有最惨,只有更惨,这点银子虽说不够锦衣玉食,但也活得下去,可是老朱家不当人,这点俸禄居然还要克扣,朱元章在时,大部分俸禄发米,小部分发钞,七八品的官员每个月发的基本都是粮食。

可是到了朱棣的时候,这货的心更是黑透了,竟然发明了“折色”这种损到他姥姥家的制度,折色即米折物,主要是折成胡椒、苏木、绢布、棉布等等杂物,这下子整个大明便从根子上烂了。

都说千里当官只为财,现在连活都活不下去了,自然得想办法活下去,于是各种官场常例钱也逐渐大行其道,什么冰敬、炭敬、茶水钱的,多不胜数,而且还是官场公认的,拿了朝廷也不会追究,因为人人都有份。

这些常例钱他也有,一年下来可以拿上千两银子,而且不拿还不行,整个明朝两百多年,也就海瑞等少数以廉洁奉公为信念的文人才会拒绝拿这些常例,不过这些人也是官场上的异类,而这些常例钱来自哪里,不言而喻。

所以当初他们苏家那么大的家业,依旧要受张嘉焘钳制,要是没张嘉焘护着,几轮苛捐杂税下来,苏家也就离倾家荡产不远了。

不过对于这些被逼落草为寇的人,苏浩也没什么可怜之心,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些人也一样。

因为这些人被迫落草为寇后,也只是去迫害那些更可怜的平头老百姓罢了,如果他们是揭竿而起,或者是对那些豪门大户出手,他还能称对方一句英雄,可惜这些人成为盗匪后只会把刀指向更弱小的百姓,成为迫害者的一员。

经过青州府后,苏浩转道南下,虽然大明的官道已经贯通各府府城,府城到治下各县也有官道,但也都只有少数几条官道,他想到蒙阴县,就得先到青州府城,通过府城的官道南下,经过临朐、沂水、沂南三县,再通过沂南到达蒙阴县。

……

经过四天的长途跋涉,苏浩来到了沂水县。

进了县城后,苏浩便随意寻了处客栈安顿下来,略微洗漱之后,又点了一桌酒菜,大快朵颐起来,虽然他修炼时有宝药辅助,不需要和普通武者一样大量进食,但四五天来一直干粮配凉水,他也吃腻了。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