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一章 黄仙佳偶(1) 狐朋仙友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得那般红火,仅能靠着祖传的一家绸布庄子勉强维持。

话说杨父名叫杨新笃,自打从上一辈手中接过这家绸布庄子后,就一心想要祖传的生意发扬光大。

只是这生意场上的事情终归还是要靠实力说话,不论要干何事,这短缺了本钱总是不成的。

好在此时已是乾隆年间,关墙两边的边禁早已没有清初时那么严苛,只要能拿出一笔银子贿赂守关的旗军,就能将紧俏的棉布丝绸等货物贩售到关外牟利。

因此杨新笃就打定主意,决心把自家庄子里囤着的上好绸布带到关外,回易成山参鹿茸等名贵山货带回关内。

这趟生意要是真的做成,那杨家可就不缺另开分号的本钱了。

之后杨新笃重金请来一位曾闯关外的老客担任向导,然后将家中存着压箱底的好绸缎都拿出来封箱装车。

那一回,杨新笃在老客的指点下,顺顺利利得将手中大部分丝绸在关外集市上交换成产自当地大山中的名贵山参。

因为生意做得比想象中的顺利,所以杨新笃和老客一番商议之后,决定不再按原计划继续北上宽城,而是改道向南,去铁刹山附近一处山货集市上将剩余的丝绸脱手。

之后两人带着回易来的山货启程返家,免得路上夜长梦多,回头再出什么纰漏。

那一天,杨新笃和老客正赶着满载山货的车子赶路。

突然,那赶车的老客“吁”得一声,用缰绳勒住了走马,伸手往路边草丛深处一指:“东家你且看,那路旁草丛里躺着的,可是个人么?”

顺着眼尖老客手指的方向,杨新笃这才发现,在山道旁一丈来远的荒草丛中,一动不动得趴着一个人形物事,也不知那人是死是活。

当年关外不靖,山路上时不时就有劫道的恶匪在官道上拦路伤人,因此常走关外的老客中间一直有行善积德的讲究。

一来是老客们于心不忍,既然这人能从劫道强人手中逃得性命,那就别让人家再屈死在自己眼前,尽力拉这遭难的客人一把;

二来也是希望将来自己不幸遭难之时,也能有他人仗义伸手施援。

见路边荒草丛中有人倒卧,老客连忙以手勒缰驻车,再三叮嘱杨新笃待会儿行事时一定要多加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