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师徒反目(完) 为书友20190621015524349打赏加更 狐朋仙友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正是。咦,杨贤弟对我全真教的掌故真是知晓不少,莫非贤弟先前有什么机缘不成?”

“道长真是抬举杨聿,学生不曾有过什么机缘,只是先前偶然曾从书摊上得到一册长春子丘真人(丘处机)著的《西游记》。

这才从中略知一些丘真人昔年西行游历,往说蒙古大汗一言止杀,后来东返创立贵教龙门派的壮举。

说来真是惭愧,小生本来以为这本《西游记》是,是那个《西游记》呢。”

书中代言,南宋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时年七十又四的丘道长应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的邀请,西去中亚为一代枭雄讲道,并好言规谏其止战戒杀,留下‘一言止杀’的典故。

丘道长此趟行程逾三万五千余里,待其讲道结束东归中原后,其随行弟子李志常与尹志平两位道长就将师徒几人一路旅途见闻写成了《长春子西游记》。

(托《神雕侠侣》的福,这位尹道长可比他那个姓李的师兄有‘名气’多了;但在真实历史上,尹道长为人正派,道法修为十分精深,并没有犯过女色之戒。)

然而那本更为人们所熟知的那本《西游记》,则是在《大唐玄奘法师西行见闻录》的基础上,由后人概括整理的话本故事。

说起来真是相当有趣,虽然两本《西游记》是不同时代不同作者写得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这两本书在各自故事情节上,竟然有高度重合的部分!。

比如两本书都提到西域有干旱炎热、千里无雨的火焰山;有满是黄沙、连鹅毛都飘不起的流沙河;以及西域沙漠中有一间只要触动地上的钱物,就会被看守财宝的魔鬼诅咒,永远无法离开的房屋等等。

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当时不少人都误以为齐天大圣就是《长春子西游记》的主人公,甚至连那位著有《聊斋志异》的异史氏都是这样认为。

由此一些无良书商有意把两本书相混淆,故意翻印字数章节较少,也无绣像人物的《长春子西游记》来冒充孙大圣大闹天宫的《西游记》,用薄本无配图的书卖厚本有配图书的价,赚些昧良心钱。

当时还不知世间险恶的杨从循就这样上了人家的恶当,用自家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四钱银子换了一本《长春子西游记》回来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