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4章 土法炼钢 初唐小闲人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因为长安东市的粮商给的价格要好一点。

但今年李让既然不让大家去长安,那去县城也行,左右也亏不了几个钱。

闲聊了一阵之后,李让说道:“王叔,张家二叔和三叔这几日可能要和小侄忙碌一阵,下不了地,只能劳驾您和诸位长辈多担待点。”

“这有啥问题么,恁要干啥尽管干,恁王叔还莫老咧,这点粮食,村里人一人一镰刀,三天都收光咧。”

“行,那就劳驾诸位长辈了,等夏粮入土,小侄请大家喝酒,不醉不归那种!”

王叔的话说得豪迈,李让也不由得被感染。

太平村这些长辈,对他好得确实没话说。

坐在田埂边上,吃着粗粮,吹着天南地北的牛逼,不知不觉,夜已深。

一众村民看着眼前他们努力了三天的成果,脸上全都露出满足的神情。

三天时间翻出六百亩土地,这要是放在以前,谁敢想?

“都死回去睡了,明日收粮!”

王叔喊了一嗓子,村民们顿时一哄而散。

是该回去睡觉了,翻地固然有成就感,但收粮才是重中之重。

李让回到小楼里,睡得格外安心。

第二天一大早,李让便来到了张二叔家。

比他更早的是村民们,天还不亮就扛着镰刀下了地。

这一天,整个关中平原都热闹了起来,一年一度的夏收,就在这么一个普通又平凡的早晨开始了。

若是有人此刻能飞到天上,定能看见此时的关中平原上秘密慢慢的布满了小点,那是一堆又一堆的麦垛在田野上竖了起来。

这些麦垛,最终都会成为奠定大唐盛世的基石。

什么是盛世,有足够的人,还有足够的粮食,那就是盛世。

现在大唐粮食不多,人口也不多,但...总有一天,人们能看见盛世的曙光。

李让和两个叔叔也没闲着,浩浩荡荡的开始了他的炼钢大计。

张二叔负责烧火,张三叔负责将风箱拉得轰隆作响,李让则是负责观察和记录。

他不指望第一炉就练出合适的钢材,所以这实验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

投放了多少原料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