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5 章 “大明危矣!” 安分守己当昏君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朝堂不对的政策,并不管是皇帝提出来的,还是哪位位高权重的朝臣主议的,他都一定要当面提出反对意见,毫不顾忌自己的利害。

而且不管他当不当御史他都上。

比如现在王恕就根本不在都察院,而只是大理寺一个七品的小评事(大约相当于人民法院的基层干部),管的应该是置审刑司,参决疑狱。

总之,王恕无论身处何地何等身份,都会铮言直谏。以至于后来朝上有什么不妥的事儿,大臣们下意识都在等待:诶,王公的弹书啥时候到呢?咋还不说话呢?(王公胡不言也?)

然后很快就等来了王恕的上书(未几,公疏且至矣)。

伟人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王恕就做到了,一辈子都在按照本心规谏皇帝,弹劾大臣。

尤其是他这一辈子还特别长:在人均年龄堪忧的古代,王老先生硬硬朗朗活到了九十三岁。

活得久方便他追着弹劾更多的皇帝,从朱祁镇到朱祁钰到朱见深到朱祐樘,挨个弹过去。平等地创每个皇帝。

大明十六帝,他自己就弹劾了四分之一——要不是弘治年间他退休了,以他的高寿,还能骂到第五个皇帝,威武大将军·明武宗·朱厚照。

总之,王恕是真正的从入仕到致仕,兢兢业业骂了小五十年的人。

这个性格,自然是宦海沉浮,好多次差点沉下去再也浮不起来,光自请致仕就高达几十次。

“让他来吧。”

别说王恕的奏疏里表示死也想要面见皇帝,以陈国事,就算没有这种血淋淋的宣言,姜离也想见见传说中的王恕。

“对了,将郕王也请来。”

*

朱祁钰到的时候,就见皇帝坐在御案后,看表情绝对在神游。殿中则站着一个三十来岁方面伟躯,目光炯炯有神的朝臣,看青色官服和补子上绣着的彪,只是个从七品官员。

但不知怎的,朱祁钰看到这人,就觉得头怪疼的。

而姜离见朱祁钰到了,就对王恕摆手道:“说吧。”

王恕虽不明白为何非得郕王到了才能说,但他这些日子是憋坏了,见皇帝终于肯见他,就如同被尘封多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