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22 章 穿二代捡漏日常(科举)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过了酉时,大家才渐渐离开。

贞娘领着赵珠将今日大家送来的礼务给登记造册了。

除了娘家的那一份,余下的也就是赵护的四位饭搭子,东西不算贵重,但却都很实用,像布料、笔墨这些,都是喻意好且能用得上的。

忙完之后,贞娘回到屋里,赵护左手小儿子,右手大儿子。

大儿子正口沫飞溅地讲着今日与几位哥哥约定好,下个月再会的事。

“爹,李大哥真厉害,他都读到四书了,我什么时候才能读四书啊?”

赵护有点心累。

他就没见过赵桦这么卷的孩子。

赵桐也没见过这么惹人嫌的哥哥。

“这个不急,读书最说要的是先打好基础,你如今也只不过是背完书了,识得了字,可只知其形不知其意,这是万万要不得的,你须得读完了目前所学知识的各种释译和扩展内容,咱们再往下读。”

“可我与他们说好了,一个月后比谁背的新书多。”

“这个好办。”

赵护已经想好了,他既然这么求知若渴,还要跟人比赛,那就把相关内容全甩过去,反正复读书记忆力好,不怕把孩子给背抑郁了。

赵护说完就准备带大儿子去书房选书,结果一抬头瞧见自家媳妇目光幽幽地看向自己。

赵护笑道:“你回来的正好,桐哥儿先去找娘,爹带哥哥去找书。”

赵桐对此表示没意见。

贞娘接过小儿子的时候,忍不住小声道:“他还这么小,你就不怕揠苗助长?”

赵护道:“我有分寸。”

贞娘叹了口气,赵桦好像也就最近半年才表现出对学习极大的兴趣。

丈夫和大儿子走了,贞娘便问赵珠今日玩得开心吗?

赵珠双眼亮晶晶地,转身去小房间把自己今日画的画给拿了过去。

她们与男孩儿不同。

虽说几个小姑娘也聊了一下读书的事,可没有人像赵桦那么卷,氛围自然没带偏。

大概这年头对于男女读书的要求不一样,几个小姑娘读的东西都差不多,家长也更侧重于各种典故,琴棋书画之类的。

十岁的郑觅已经学画五年了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