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章 希望园长没事 我有一座野生动物园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别并不大,不过在动物园这块,还是刚刚起步的状态。至于原因,懂的都懂。

动物园和其他娱乐场所不同,并不是一个单纯让人们休闲放松的地方。它有着更为重要的使命,那就是通过自身的展示、动物保护和教育各项工作,影响公众的意识,使人们尊重自然,关注自然,最终保护自然。

无数例子表明,如果不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那人类对于自然的伤害最终也会伤及己身。

在地球上,动物园发展历程经过了四个阶段。

最开始是笼舍式展示,完全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比如说下沉式的熊山,虎山,一圈人围在坑边,居高临下地俯瞰这些危险的动物,嬉笑投食,扔石子,而动物被俯视围观,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样的展出形式只能增加游客对动物的蔑视,以及人类是自然界至高无上存在的自负感,与动物园应该表达的态度完全是相悖的。

背景式展示,不过是笼舍式展示的升级版,在展舍内增加了背景画或背景景观,让人类参观起来感觉更美,但对动物福利的提高毫无意义。而且由于设计师缺乏相关的动物生态知识,往往会出现给温带企鹅建造极地冰雪展示背景之类的错误,对动物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

更高级的展示形式,是将动物栖息地的生态元素引入展区,并允许动物与之互动的生态式展示,甚至是沉浸式展示,强调气氛营造,感同身受,让游客有种“到动物的家里去做客”的参观体验。

游客只有看到动物自在快乐地生活在接近自然栖息地的环境之中,才有可能充分感受到动物之美与自然之美,进而发自内心地产生对动物的喜爱与尊重情感。

否则对着脏兮兮的笼子,眼神呆滞、动作刻板的动物,就算旁边竖再多的保护野生动物的牌子,讲解员说得再怎么天花乱坠,也无法让人共鸣认可。

蓝星上的动物园,基本就停留在笼舍式展示和背景式展示的水平,有一些动物园已经在往沉浸式发展,但是非常少。

这具身体的原主名字也叫方野。可以说并非是巧合,而是无数平行空间交叠产生的必然。

不过,穿越而来的方野是个喜欢玩玩游戏看看番的普通阿宅,而原主则是一名正儿八经的富二代。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有一座野生动物园》,牢记网址:m.baotouge.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