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 纳米崛起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这三个华北平原的省份,就拥有没有利用到的一千万亩盐碱荒地,加上那些盐碱耕地,总数估计在两千五百万亩左右。

盐碱耕地虽然可以种植农作物,但是单位亩产非常低,比正常农田的亩产,可能只有一半不到。

这些土地其实可以通过改造,重新变成普通农田。

比如现在燧人公司旗下的牛奶公司,他们拥有的养殖场,就大多数建设在盐碱地上,那些承包的牧草种植区,也是盐碱地。

黄修远在纸页上,写下了一些关键点。

土地来源——盐碱荒地、半利用盐碱耕地;盐碱地改造技术,牧草种植和培育,小农经济下的当前运行模式。

如果依靠单纯的行政措施和财政补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建立一个“农业银行”,即收购、储备、加工、销售、技术、肥料、器械租借一体的公司。

和农户签订合同,改造农民持有的盐碱地,加上肥料、供水补贴,以及牧草种植技术的指导,种植的牧草由公司统一收购,让农民主动种植牧草。

公司收购牧草后,一部分供应给养殖场的禽畜鲜食;一部分通过青储技术,进行深加工,作为冬天的战略储备;一部分可以向市场销售。

根据相关研究,目前适合作为牧草推广的品种,他和蒋海霖等人讨论后,暂定为番薯、饲料菜、苜蓿草、黑麦草、皇竹草。

而试点区域,就暂定为鲁省的东营,因为东营的盐碱地存量非常多,刚好适合作为试点位置。

年初八。

从汕美总部赶过来的杜金华,以及五十多名相关研究员,抵达了泉城。

张雷带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黄修远面前:“黄总,这位是萧英男,她是东营当地人,比较熟悉当地的情况。”

“黄总,你好。”萧英男也没有显得太拘谨。

看到那熟悉的短发发型,过目不忘的黄修远,一下子就想起来对方,正是那天在图书馆遇到的女孩。

“那就麻烦英男带路。”

“没问题。”萧英男点了点头。

几辆大巴车、中巴车,和安保专用的越野车,组成车队从泉城出发,向东营而去。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