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三章 旱情 纳米崛起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时代的德州综合回收工厂,定期运输回去处理。

基本是一个县城,就配备一个污水过滤站,污水过滤站处理后的纯净水,注入附近的战略储备水库。

德州,平原县。

平原县附近的污水过滤站,就设置在平原县城的西南不远处,名为相家河水库。

占地面积1.5万亩,库区蓄水面积1万亩,没有改造之前,最大蓄水量为2000万立方米,平均水深3.1米左右。

经过改造后,平均深度达到7.5米,最大蓄水量为5000万立方米,目前蓄水量为4200万立方左右。

事实上,平原县多年平均地表水的径流量,才4558.6万立方;每年向地下开采水资源达到了1.36亿立方,这一部分的地下水,主要是用于农业灌溉,然后是工业生产用水。

今年蓝色时代入驻后,由于一部分大企业,都和蓝色时代合作,改用了工厂用水内循环,减少了大约1400万立方的地下水开采量。

而城镇每天大约排放的15~22万立方污水,小工厂、养殖场等每天排放7~12万立方污水。

由于污水在管道中,被渗透了大约10~20%。

目前平原县污水过滤站,每天可以获得循环纯净水18~30万立方,这些纯净水被源源不断注入水库中。

为了缓解旱情,相家河水库已经陆陆续续,开闸放水了五次,给下游提供了大约600万立方的库存水。

而那些没有和相家河连接的乡镇,目前只能通过打机井,开采地下水来补给农田。

不过打机井,也没有那么快,由于多年来大量开采地下水,目前华北平原的地下水位,已经平均下降到五十多米,局部地区的地下水位,甚至到了两三百米。

2000年之前,打一口机井,一般在十几二十米,而到了今年,就来到了五十多米。

如果农业灌溉用水的问题不解决,华北地区每年超量开采的地下水,到达了60~80亿立方,预计每年地下水位下降0.5~3米,局部地区可能每年下降十几米。

这种行为,导致了华北平原大漏斗的出现。

而地下水位下降,可不仅仅是农民开采地下水更加困难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