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章 二叔的诧异 祭祀天堂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吃一惊了,陈杨的话没引经据典用什么政策啊大道理来讲,就是一些通俗至极的语言,可就是这样的语言陈友明理解起来才没有障碍,才会觉得陈杨的话似乎有道理。

可这些东西他这个今年只有16岁的侄子咋知道的?这可不比在学校里学习什么的,没有一定的眼界和判断能力是绝对说不出来的。

他却不知道,陈杨这些话只是广义上来讲,实际上随着经济发展,物价上涨,农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年支出也必将会逐渐增大,政府的补贴什么的,其实并无法让农民很快都过上小康生活。

“你小子变得我都不敢相认了!不过这些国家政策什么的,也肯定要等好几年才逐渐落实吧?在这之前呢,你也就在家里种田?”

陈杨摇头笑道,“二叔,我说当农民可不是一定要当种田的农民。我们这里处于山地丘陵地带,耕地面积少,一家才几亩田地,就是再怎么补贴一年也没多少收入。不过我们这里也有优势,位于长江流域,雨水量充足,且山林面积大,利于种植各种经济树木和养殖。不是说农林牧副渔吗,除了种田地,其他的可都大有作为的。”

天堂乡在明后两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乘着这次的机会,如果大力发展经济种植,绝对有一个好前景。

有着祭司的身份,陈杨比其他人有着更多的优势。不过眼下,他这些还是想想而已,不管是发展什么,都是需要资金的,而陈杨现在恰恰就缺少资金。

直到吃饭的时候,陈友明还不时古怪的看侄子一眼,让陈杨不由有些后悔说了那么多。这些事在后世,任何人都能说出几句,可在眼下比较封闭的天堂乡,这种见识完全是超前的。

二婶的手艺很不错,陈杨几乎是狼吞虎噎。这具身体因为家里条件的原因,营养跟不上,虽然在修习《天祭录》的时候生命之气也在缓慢改善他的身体,可短时间内却体现不出效果。

“友明,最近天一直没下雨,这样下去,茶叶初茶出来的时间恐怕要推迟了。”吃到一半的时候,二婶一句话引起了陈杨的注意。

这个时候正值初春,清明前后本就是春雨连绵的时节,而每年都会修剪的茶树,在经历了寒冬后,就靠这一个月左右时间降雨发芽生长,到清明节前后长出初茶。而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