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8 初步 三国之最风流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一边说,一边把茶叶放下,随后捡起个小石块,在地上写出了这个字。

诸里的里长多没有读过书,但也有上过小学,读过《凡将篇》、《急就篇》这些启蒙读物的。《凡就篇》乃前朝司马相如所编,里边有这个“荈”字。

安定里的里长恍然大悟似的“噢”了一声,再去看茶叶时,已不是陌生,而是审慎,说道:“原来此物便是‘荈’!……,记得小时读书,听先生讲此物产自巴蜀?”

“史君好记性。此物确是从巴蜀传出,如今亦盛行荆楚。诸君若没见过也不奇怪,咱们北人见过此物的本就不多。前朝司马相如是蜀人,所以在他编的《凡将篇》中会有此一‘荈’字。”他顿了顿,又道,“诸君可知扬雄么?”

扬雄是前汉末年有名的辞赋大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在座的诸人纵不识字,也晓得此人。苏汇笑道:“可便是作甘泉赋的那位么?”

“正是。扬雄是蜀中成都人,他不但擅长辞赋,还写过一本《方言》,记载天下郡国各地之方言,其中提到‘蜀西南人谓荼曰蔎’。蔎,古书所云之香草,亦茶之别称。”

荀贞以前不知道茶叶在两汉还没有流行,穿越后才发现,因此来了兴趣,在“茶叶”的渊源、流传、以及涉及的名人上,下过一番功夫,了解到了以上的内容。

他知道这些,苏汇等人不知道这些,他们知道的也就是《凡就篇》中写到的。安定里的里长怀疑地说道:“《凡将篇》中将此物列为药材。……,荀君,你可是身有不适么?”

荀贞哑然失笑,说道:“茶之初始本就是作为药用的一种,所谓‘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得荼乃解’。此物有清神醒脑的功效,将之以为药用也非不可,但也不是非得身体不适才能饮用。平时喝点,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诸君,要不要尝尝?”

几个里长面面相觑。

苏汇欲言又止,心道:“这名门出身的子弟就是不一样,知道的东西真多!……,只是,却竟有没病吃药的怪癖!”摇了摇头,说道,“多谢荀君美意,只怕俺无福享受。”对另外几个里长说道,“你们且请品尝。”

别的几个里长也都是纷纷摇头。

这也不怪他们,主要是荀贞捧出的这点茶叶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