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5 褒贬由人 三国之最风流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全文字无广告再感慨一下:业精於勤荒於嬉。一天不写,手;两天不写,下笔不知所云。三千来字写了**个时。今天起恢复正常。

——

出了张家宅院,留守里巷中的随从们围上来,荀贞来不及给他们多什么,直接令道:“回舍。”众人将坐骑牵来,翻身上马,迎着星月,驰奔回舍。]

张直和沈驯不一样。

沈驯严重违反了法纪,而起拒捕,杀了也就杀了。张直至少今晚没有违反法纪,只是“宴请”荀贞,荀贞没有借口杀他,不能杀,又是张直家,能保证不受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暂时压了张直的气势、顺利离开后,荀贞唯恐他羞恼成怒,迫不及待地要先回到舍中。

还,一路上挺顺利,直到回入舍里,也没见张直家的人追赶。

荀贞这才有空回答随从们七嘴八舌的问题。他外表镇定,心中苦笑:“这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才从西乡出来一个多月,就先后得罪了张让家和赵忠家。”

朝政黑暗,时局糜烂,做点事不容易。虽不惧他们报复,亦不免略有压力。压力之余,他复又苦中作乐地寻思想道:“张让、赵忠乃是当朝两个大的权宦,士大夫无不痛恨之。我先手刃了沈驯,今夜又当席挺剑、怒斥张直,一个‘不避强御’的美名定是跑不了了。”

这个名望代表一切的年代,用暂时的一点压力换来一个日后天下称颂的美名,绝对是一笔划得来的买卖。

正如他的猜测。次日,他张家夜宴上“敬告”张直“敬告足下,以后要安守法,如不从我教,君虽张常侍从子,王甫、淳於登,前车之鉴”的话不胫而走,传遍了阳翟。

县人闻之后,大多称赞不已,夸赞他,“今逢刚强督邮,县民之幸”。不过,这世上就无十全十美之人,亦无有能得到所有人同声称赞之事,有人称赞他,自也有人对他宴席上的言行不以为然,他“明智不足”,冷眼旁观似的预言:“且待其败”。

“县民之幸”也,“且待其败”也,都只是口头言辞上的褒贬,而现实中,这件事带来的一个直观的后果就是:从这天起,阳翟城中的豪门大族,如淳於氏、黄氏等,乃至张直家的奴仆宾客都收敛了许多;城里的治安也明显转,市井闾里中的轻侠、无赖们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