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黄埔(三) 铁骨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凤山时期

第二十四期

1947年,孙立人在台湾奉令训练新军,决定在凤山利用原日本侵略军一个天然练兵基地,始建名日:“6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自兼主任,直属成都本校;聘美国驻华参谋团成员当顾问,培训校官、尉官和各兵种,为凤山军校开张本。195o年3月,蒋介石在台湾复出,又正式决定在此恢复成都时期的军校,将在学的第四军官训练班特科总队改称学员总队,第十九期学生总队改编干训总队,教导营改教导第一营,金门怒潮军政学校官生编为教导第二营;并另续成都军校期别,成立第二十四期学生总队,招收青年入学。于1951年4月入学,1953年毕业。

第二十五期

19第一营奉命拨交步兵学校,学员总队改编为第二十五学生总队,并续招部份新生。1952年4月开始训练,1954年8月31日毕业。

第二十六期

1953年招生,教育内容除“秉承”黄埔传统方针外,仍将学生分为入伍生和学生两个受训阶段:入伍生期满,增加兵科综合教育,学生分科教育期满,又增加政治教育和夜战训练,于1953年9月28日入学受训,1955年8月31日毕业。

第二十七期至四十六期

为适应现代军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和军官所应修习之知识与技能愈益广泛,于1954年6月16日三十周年校庆,宣布实行新制教育,自二十七期起,从三年制改为四年制。教育目标在使哲学、科学、兵学三者融于一体,以期“文武合一,术德兼修”。1954年1o月25日,由蒋介石亲自主持新制开学礼。学生仍照黄埔时代班、排、连编制,设队职官。1955年起,入校学生要参加大专院校联合招生和考试。凡高中应届毕业生属品学兼优、体能合格者,则可免试保送。

第四十七期

1975年再次修改教育新体制。由本期起,学生教育时间增为四年又三个月。在教学上从以往的军事学科为主,普通学科为辅的制度,改制为普通学科占时间百分之五十五以上,俾有增强基本学科的时间以接受新知识,奠定科学的基础,提高科学水准,使合于一般大学水平。学生毕业后,除取得军官资格外,得授理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