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章 日本的闭关锁国和朱印船 明末皇帝分身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幕府年代,中国商船航行到rì本港口,却经常会受到隆重欢迎。

只不过,在中国历史上的满清朝代,也展开了闭关锁国。并且,rì本认为大明朝代表的是中华体系的正统,所以拒绝向满清朝贡。之后,双方一直保持一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态度。一直到了近代,随着清廷的愚昧落后,使得rì本人明治维新之后,已经经常在报纸上自称为“中华”和“中国”,而将中国称之为“支那”。从那一时刻开始,其实已经看出了,rì本对征服中国的野心。

令人抓狂的是,历史上不只rì本一个国家妄想自称“中国”,连朝鲜、越南等等众多的儒文化国家,都曾自称“小中华”、“小中国”,并以“小中华”之类的称呼为荣!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封建王朝“中国”的称谓,并不是普通国家能够承担得起的,而是儒家文明圈的“宗主国”才有资格是“中国”!

在封建时代,“中国”这个称谓就已经是牛逼哄哄令人仰视。

不过,到了几百年之后“中国”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国家名词了,而失去了盟主国、宗主国的涵义。

在李慎之与rì商谈成了贸易后,天津市舶太监陈观鱼却是刚刚出海归来。那陈观鱼自担任天津市舶太监以来,不但市舶司的税收不但增长,而且北直隶和山东的商品对海外的贸易额节节升温。

比如,大明皇家纺织公司便是受益于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

于此同时,陈观鱼更是建立了天津渔政局,这渔政局组建后,斥资数万两资金,购买了两艘400料座战船,以及十多条小艇。

平时天津渔政局的官兵,比天津水师更勤快的出海cāo练,虽未与敌展开过海战,但却是拯救遇海难渔民十多人次,因此渔政局在渔民、商人中,口碑倒也非常不错。

听闻李慎之刚刚与rì本商人谈成了一笔生意,甚至拿到了1.2万两订金,用这些钱生产2.4万匹布,基本上可以说是拿客户的钱,去组织生产。等到客户前来拿货时,再付出的钱,则是纯赚了。

陈观鱼不禁爽朗笑道:“慎之兄大才,皇家纺织公司眼下的发展势头,后劲不绝啊!”

李慎之也是大笑道:“也多亏观鱼兄照顾,否则皇家纺织公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