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千二百零五章 圣天子崩 山沟皇帝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就有纷争,几十年前的时候,大唐帝国的矛盾大多是和土著蛮夷各国的矛盾,但是当帝国全球化完成之后,帝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变成了本土和海外领地之间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几乎无法调和。

哪怕是李轩现在还活着的时候,海外各地区,尤其是美洲地区就已经是和本土出现了众多的利益冲突,美洲当地一直都是想要搞工业发展。

他们的矿产资源丰富无比,用来搞工业发展的话条件非常好,但是现在呢,美洲地区只能依靠农业以及基础的矿产、石油开采为经济支柱。

这种经济模式在第二次工业大发展之前,还算不错,美洲地区依靠农畜业以及基础矿产品民众收入也不错,但是随着第二次工业大发展之后,这种经济模式纵然看似良好,但是和本土的差距却是越来越大了。

当本土地区的很多发达地区,都开始搞高速公路,汽车陆续进入普通家庭的时候,美洲地区的广大农民们,说的好听一些都是小农场主,但是依旧只是农民,而且粮价十几年都没涨过,物价却是一天天的涨!

宣平四十几年的时候,美洲地区一个小农场主耕种百亩土地,就能够让一家子过上不错的生活,但是等到宣平六十年左右,随着种植成本的提高,粮价又不涨,一个美洲农民需要种植超过五百亩以上土地,才能够让自己一家子过上不错的日子。

至于到了现在,随着东欧、欧洲地区、印度地区采用大型机械耕种的大型农场不断增加粮食产量,美洲地区的粮食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这个时候,美洲农民们种植一千亩土地,也已经很难让自己的一家子过上体面的生活了。

饿肯定是不会挨饿的,美洲现在啥都缺,就是不缺粮食。

但是其他领域的消费他们却是很难支撑了!

除了食物外,美洲民众几乎买啥都觉得贵!

而这并不是说东西真的贵,哪怕是加上运费,但实际上美洲零售的工业产品和本土零售的工业产品都是价格相当的。

问题是美洲当地的民众们手里没啥现金!

这粮食卖不出几个钱,而他们也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不像是本土的民众一样,种田不赚钱了还可以去城市打工。

再不济,进工厂打工一个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