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击鼓鸣冤 士子风流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太公沉声道:“备轿。”

一顶轿子自张家很是低调的出来,坐在轿子里的张太公看到门前那里三层外三层围看的人群,清晰的听到哀乐,说不出的烦闷,他撤下了轿帘子,背靠在后头的软垫上,定了定神,心里冷笑:“且要看看这些跳梁小丑能嚣张到几时?”随即便阖起目来,做出打盹之状,只是他的心里,却是久久不能平复。

一个贱役,居然也想踩到张家头上,现在就算张家能把他们拍死,只怕这面上也不太好看了。他心里甚至有些懊恼,早知如此就该及早处置了这父子二人,说来说去,还是自己过于谨慎了。

轿子在一炷香之后随即便落在了县衙。

今rì并不是陈状纸的rì子,想要告状,自然也不是你想递上来就递上来的。衙门都有规矩,什么时间可以来,什么时间不可以来。

显然,今rì张太公并不太巧,不过张家告状,自然也不必拘泥于礼节,张太公从轿中下来,扫视这八字开的县衙一眼,只是冷冷的对随人努努嘴,慢吞吞的道:“擂鼓。”

擂鼓陈冤,却也非同小可,明律早有规定,若非遇到了惊天冤案,又或者是人命官司,闲杂人等不得擂鼓鸣冤,否则少不得要打一顿板子。

可是张太公既然发了话,随人自然也不客气,毫不犹豫走到衙门前的鸣冤鼓前,咚咚的敲打起来。

县衙震动。

钱塘县县令姓苏单名一个墨字,苏县令上任的时间不长,今rì并不是断案的rì子,所以正在后衙的花厅里吃茶养xìng,他骤然听到这鼓声,脸sè顿时拉了下来。

须知但凡有人击鼓,这就说明有了天大的冤情,做官的自然不希望自己的治下有什么惊天冤案,否则岂不是恰好证明了自己平时教化出了疏漏?所以无论案子破不破,都算是一个污点,大明律对击鼓鸣冤很是苛刻,一般的人也不敢造次,苏县令上任五个月有余,也不曾出现擂鼓鸣冤之事,想不到今rì竟是撞见了。

他脸sè虽然不好看,可毕竟不能怠慢,连忙整了衣冠,吩咐人升堂。

一阵阵威武声传出,两列差役手持水火棍,先是给人一个下马威,而高踞明镜高悬匾下的苏县令亦是不动声sè,惊堂木一拍:“带人上来回话。”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