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68章】尾声:和平永远是主流 锦衣杀明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需要徐兴夏继续去干了。当初开挖苏伊士运河的时候,技术人员、工程人员、工人们的经验都不足,需要徐兴夏的亲自指点。很多实际的难题,都需要徐兴夏利用后世的知识来解决。他的存在,就是排忧解难的。

但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建设,联邦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工程人员和工人,应付巴拿马运河挖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已经不需要徐兴夏的亲自指点了。当然,如果徐兴夏真的要来,他们也表示无上的欢迎。

作为徐兴夏的儿子,徐灿磊其实是带着父亲的殷切期望到来的。在他的身上,就寄托了父亲对巴拿马运河的深深期望。或许,对于徐兴夏来说,这是他需要亲自关注的最后一件大事了。随着自己的年龄慢慢的变大,徐兴夏已经将大多数的权力下放了。

徐灿磊当然知道父亲对自己的期待,因此,他也是卯足了劲,要做出一点成绩来,给自己的父母看看。在地球联邦成立以后,工程师的职业,可是相当吃香的。徐灿磊的好几个兄弟,都在这个新兴的行业里面奋战,大家的竞争,也是很jī烈的。谁愿意服输啊?

作为徐兴夏的儿子,他们别的特权没有,享受优质教育的特权,那还是有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是最早接受新式教育的,在物理、化学、数学等方面,都比其他人出sè很多。这是他们能够成为工程师的先决条件。

以前,战争年代,他们的大哥徐灿栩、徐灿槐、徐翔枫、徐翔桦、徐翔天等人,都选择了在军队里面服役。等他们这些小弟弟长大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他们已经没有到军队服役的必要。在和平年代,建设型的人才,才是最受欢迎的。

经历了十几年战争的老百姓,已经对战争非常的厌倦了。老百姓现在唯一的盼望,就是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具体的来说,就是能住上青砖瓦房,吃上白米饭或者白馒头,还能经常吃到肉。当然,如果能够住上钢筋混凝土做的楼房,而且每顿饭都有肉,那就更好了。

要求更高一点的,穿衣服要得体,吃饭要讲究质量,住宅要宽敞明亮的豪宅,出入要有火车轮船。一些首先富裕起来的人家,还要求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了。军队,昔日公众关注的焦点,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