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重回临安 大宋之神箭无敌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余党也纷纷落马。而赵昀也因为逃脱了史弥远的控制,在这段时间内也想有所作为,所以此时的宋国大有一片中兴之势。却不知史开山怎么样了,我还记得他说我回来之时,要请全临安的人喝酒的不是。

“郑统领,临安城就在前面了。”王坚兴奋地叫道。

“哦……”我随口应了一声,抬头往远处望去,果然是临安,只是此次来的方向与上次不同,上次走的是东北的艮山门,而此次走的却是西北的余杭门,所以一路上的景色也略有不同。

没过多久,一大堆的马车和文武官员便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不禁皱了皱眉头,一路上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我所经过的地方都没有通知任何地方官员。虽然孟珙有使快马向临安飞报战况,但临安的人也不可能精确地掌握我到达的日期。如果这仪仗队是来迎接我们的话,那无疑是告诉我一个信息——赵昀已经开始监视我了。

“前面的可是郑言郑统领的队伍吗?”一位满面长须的老儒朗声向我们喊道。

果然不出所料,闻言我暗道几声不好,上次我来临安时还是一个文人的身份,现在已是一名征战沙场的武将。虽说我并没有对赵昀明说我是一文人,但若这件事可大可小。大可称作欺君,小则可当作一种误解。但不管怎么样,这赵昀显然已对我起了戒备之心。

这也是大宋对武官的一种惯例,宋国的皇帝一向认为文官最多只会耍耍嘴皮子,玩弄一些权术。而武将因为手握兵权,一旦作反,将有改朝换代的可能。是以宋朝一向重用信任文官,以文统武,而对武官的要求只能以苛刻来形容。赵昀这回是将我当作一个武官了,看来我的文官生涯也就到此为此了。

我正想间,众骑兵已收缓了座下之马,我翻身下马赶上前去抱拳说道:“在下正是郑言,不知阁下是……”

“呵呵,本相郑清之,字廉夫。”那位老儒展颜道:“本相早就听说郑统领是位大智大勇之人,今日一见,果然是一表人才。郑统领也姓郑,那么本相与郑统领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呢。”

“原来是丞相大人前来相迎。”我慌忙施礼道:“郑言何德何能,竟有劳丞相大驾。”

这个郑清之原是赵昀的老师,史弥远一死他便当上了丞相。他也是个有真才实学的名相,就是他帮助了赵昀形成了难得的“端平更化”的中兴局面。

“呵呵,郑统领不必多礼。”郑清之扶起我,将我拉至另一位高大壮硕的中年文官面前道:“本相给郑统领引见一下,这位是左相董槐,字庭植。”

“属下参见董丞相。”我忙对董槐施礼,又是一位名相,只可惜这些名相只懂内政不懂军事,而宋朝偏偏又是以文统武。所以就算拥有名相无数,还是逃不脱灭亡的命运。

“郑统领免礼。”董槐对我略一点头,面无表情地说道:“此次我二人是代皇上来此迎接郑统领的,看来皇上是很看重郑统领的,还望郑统领莫辜负了皇上的恩典才是。”

“郑言受教了。”我嘴上应付了一声,心中暗自嘀咕了一下,我才不信赵昀会让左、右丞相来迎接我,来迎接完颜守绪的尸骨倒是真的。蔡州之战可以说是宋国百年难得一遇的大胜战了,而完颜守绪的尸骨无疑便是这场大胜战的象征。

“呵呵……”郑清之轻笑了一声道:“如此郑统领便请上马车吧,皇上在宫中想必已等不及了。”

[奉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