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三章 决定 大叛贼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无论是谁就是个满门抄斩的结果。

这个赌注太大了,赌输的概率也占了大多数,谁敢冒如此风险呢?

可唯独有一人思来想去越想越动心,这人就是宴会后和众人一起离开的王樊。王家和包家还有赵家主要做的是航运,但在这三家中王家的力量并不算强。包家是拥有船只最多的,北洋航线主要捏在包家的手里,至于赵家么,除了在北洋航线上分了一杯羹外,还拥有南下的台湾航线和南洋航线,其实力并不比包家小多少,何况赵家还搭上了闽浙总督的线,在这方面更不是王家能比的。

王家的地位在三家中最为尴尬,向北有包家的垄断,向南又有赵家在前,王家夹在中间,如不是靠着当年前一代家主的影响力,恐怕早就被挤出三大家了。

一直以来,王樊总在琢磨着如此打开局面,重振王家在商界,尤其是航运的地位。如果长期这么下去,那么王家的没落是注定的。在这种情况下,王樊怎能不忧心忡忡?

所以,朱怡成的提议说出口后,在场最为动心的就是王樊了,只不过他并没有表示出来,把心思深深藏在心底,装着和旁人无异。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王家和其余几家不同,虽然从表面上来看,王家作为宁波的六大家之一都是宁波的商业大家,可实际上王家祖上是干过海盗的。明中期,倭寇袭击东南沿海,浙江更是重灾区,那时候的倭寇说是日本的浪人,可实际上其中中国人居多,很多人都是沿海地区活不下去的老百姓,跟随着倭寇干这种没本钱的买卖。

王家先祖曾经就是倭寇中一员,只不过运气比较好,当戚家军崛起时,王家的先祖就离开了倭寇队伍,跑到了舟山群岛当了个渔民,之后又入伙当了海盗,还混成了一个小头目,几代传下来,直到明末时期跟随当时的头领被朝廷招安。

清军入关后,活跃在东南沿海的海盗集团基本散的散,被收编的收编,或者跟随郑成功去了台湾。而那时候王樊的爷爷却留在了浙江,靠着当海盗时赚的银子摇身一变成了地主同时做起了买卖。

就这样,安安稳稳发展几十年,王家洗白了身份成了宁波六大商家之一,可谁都不清楚王家先祖居然还有这样的身份,正是因为这种身份使得王樊从骨子里从来就有一种先天的**着不安的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