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二章 衣食住行(下) 穿梭时空的商人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在1925年的中国,一般只有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才会去服装店里买衣服,绝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是买上几尺布回家自己动手做衣服。

做完衣服剩下的边边角角还能给孩子做件小衣什么的。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买布做衣服绝对是一件大的开销了,一般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做衣服。

高阳的计划是向市场上大量的倾销低价棉布,40支棉布在现代只能算是一般般,不过在1925年那就是质量老好了。民国时期的主打产品还是21支的棉布。两者在质量上的差距用肉眼就能看出来。此外高阳大量买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要打击日本的经济。

在1925年中国的棉布市场份额大部分都已经被外国洋行占领了,其中日本人的份额最大。在魔都专营日货批发字号约有200家,日本货的销量占行业总量70%~80%。

此外日本人还大量的向中国出口丝制品。模式很简单,从中国低价购买棉花和生丝,加工之后再卖回中国,从中国套走大量利润用以发展本国经济。这一套路几十年上百年之后还在用。

高阳准备和日本人来一场纺织品大战,用低价优质棉布挤掉日本人的市场份额,重创日本人的外贸出口,压迫日本的经济。逼迫日本更早进入军国主义时代。

至于住房和道路交通方面,高阳早就已经开始大规模修建道路桥梁了。修建铁路实在太贵了,高阳现在的经济实力还无法大规模的买钢轨等部件。高阳想出的办法就是修公路,把主要城市都连起来。

沙子石子什么的1925年多的是,现在主要就是购买各种标号的水泥和钢筋,还有挖沙设备和石子粉碎机。现代时空里国产的水泥和钢筋一直被人说质量不行,不过拿到1925年那就是特优产品了。

对于消耗量巨大的水泥,高阳要求方南宇按照每吨不超过330元rmb的价格每月收购至少2亿rmb的水泥。

至于更重要的钢筋,高阳的要求是每吨的收购价格不超过3500元rmb,每个月的收购额度是一亿rmb。

林林总总的算下来,不知不觉间每个月就要开销出去小10亿rmb!果然,钱是不经花的啊。而且还增加了运货量,高阳还要在非洲和1925年的时空里修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