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七章历史的轨迹 重生在顺治末年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就想,如果我额娘是一个自强自立的女人。是不是她就不会有那些悲惨的遭遇,也不会年纪轻轻就丧了命。而我也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可能我有些太理想化了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又怎么能左右得了。也许你说的是对的。”淑云的语气很平静,就好象在讲述别人的故事。话到最后又不由自主的带着一丝落寞。

“我有些累了。想要休息一下。”淑云说完,也不理康熙的反应,就起身走到软塌处。面朝里躺了下去。

房间里很安静,过了片刻。响起了轻轻的脚步声,几乎微不可闻。像是刻意放轻了动作般。随后淑云的身体从后面被人轻轻的搂抱住了。康熙随后也挤到了软塌上,就躺倒在淑云身后,把淑云往他的怀里紧了有紧,脸颊紧贴着淑云的脖颈处,淑云可以清楚的感觉到从康熙口中喷出的温热气息。

淑云没有抗拒,就那么任康熙紧紧的抱着。心里松了口气,知道这次的危机算是过去了。

为了安慰情绪一直有些忧伤的淑云,康熙又在庄子上住了两天,直到淑云有所好转才打道回宫。只是,在临走的时候,小胤仍异常的不舍,他已经喜欢上了香雪海的生活。对于无数美味又新奇的的吃食和新鲜的水果,还有一对胖嘟嘟,可爱漂亮的弟妹都留恋非常。康熙和淑云哄了他好半天,康熙又许诺下个月还带他来,这才把依依不舍的小家伙哄上了马车。

康熙在十一月中旬的时候,又准时的带着太子胤仍出现在了庄子上,不过只住了一晚,就急匆匆的走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到庄子上来。只是不时的会有赏赐送来。一般都是由何嬷嬷和小桂子去接待宫中来人,淑云也不过问。

淑云不清楚康熙在忙些什么,也没有兴趣去打听。只是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没事的时候给孩子们上上课,翻译翻译典籍,另外就是照看两个已经会走路的小包子。

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四日乙丑(公元1680年1月5日),宜嫔郭络罗氏生皇五子,康熙赐名——胤祺。

淑云对此只是淡然一笑,然后依照礼节,命人给刚出生的皇五子送去了贺礼。

紧接着,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月初五,德嫔吴雅氏生皇六子—,康熙赐名——胤祚。

两位皇子安然出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