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七章兄长之威 重生在顺治末年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和某些历史人物、事件联系在一起。不管真假,都会赋予其一种传奇色彩和文化底蕴。这也成为一种宣传的手段,可能算是最早的一种广告形式吧。而且是一种很有内涵的广告形式。

好些个民间手艺到了现代。都逐渐失传了。就拿这吹糖人来说,淑云前世小时候经常能见到。那时,只要遇上了,淑云和一帮姊妹定会掏出兜里所有的钱。一人买上一个。要是钱不够,还会急匆匆的跑回家去向母亲要。可进入九十年代后,基本上就很难再看到了。想起来挺让人扼腕叹息的。

回城时。已是晚饭时分了。一天下来,大家都累得够呛。就连身强力壮的布尔乐和赫勇都有些发蔫。不过收获还是挺丰富的。各种小吃,小玩意堆满了马车。

庙会。一种中国特有的商业和娱乐相结合的,看似有买有卖,艺人卖艺,平头百姓购物娱乐之处,实际上有许多文化内涵,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化,底蕴积厚。吃穿用玩儿,都是文化,质朴无华,和百姓紧密相连。

回到香雪海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秦嬷嬷正带着一帮奴才在大门口翘首以盼。见淑云的马车驰来,赶忙迎了上去。

“娘娘您可算回来了,真急死奴婢了。”秦嬷嬷在马车外行了一礼,满头大汗的说道。

“嬷嬷如此着急,莫不是庄子上出了什么事?”

“那倒没有,只是奴婢看天色已晚,有些担心娘娘。”

“劳嬷嬷挂念了,有两位侍卫跟着,不会有事的。咱们赶紧回去吧,还没吃晚饭呢。”见秦嬷嬷这么着急,淑云还以为是康熙受不了包子们的祸祸,提前带着他们跑回来了。现在看来不是,淑云也就放心了。但愿老康能多挺几天,自己也能好好的逍遥逍遥。

淑云的愿望是美好的,不过老康是否能坚持得住就有待商榷了。

自八阿哥小树水淹七军之后,自知理亏的包子们倒是消停了不少。起来之后,老老实实的洗漱穿衣。康熙眼见时间还早,本想着让小家伙们再睡一会的。可包子们非要和阿玛同进退。老康欣慰的点点头,上朝去了。太子胤仍随后也上学去了。

不大一会儿,尚膳间就派人送来了好些个吃食。

包子们高兴了,由以龙蛋和团团为最。

龙蛋鼓涌着小嘴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