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初见成效 天烽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勇着重强调的,它要求应考人员有足够的大局观,清晰的战略战术思想,还有坚定的意志以及相当的临机决断能力。

通过军考选出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士兵和下级军官,将他们送入军校学习。这种考试与军功晋升并举的制度,保证了最大限度挖掘军队的人才,同时也激励着士兵,让他们谁都有机会成为将领,公平的机会就是最好的积极向上的动力。这些好的方式确保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即使扩编也能够迅速的形成战斗力。新军对入伍新兵的第一堂课就是: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合格的士兵!

在军队德操方面,高勇对新军进行了独特的爱民教育,学习解放军的经验,让军民融为一体。东北八郡的军队在没有战事的时候,就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帮助附近的百姓修缮房屋、修建沟渠、采石铺路甚至还义务帮助收割稻谷。个别时候还会帮助商人护送货物。

这些不同于当时其他军队的举措获得了百姓的理解和支持,中国人民是最朴实的,无论是两千年后还是两千年前——他们反过来坚定地拥护军队。农民拿出最好粮食卖给官府,商人拿出最好的布匹、器物支援军队,甚至无偿为军队打探消息提供情报。

预备役部队也同样会做公益性的活动。高勇还将这些上升到道德高度,提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助互爱,互相团结协作,人本身就是群居的,单个人是无法生活的。这一个观点居然得到了《士报》的首肯!

在文化上,高勇为了再现战国百家争鸣的情景,开始默许各种学说发展,不过这些学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与社会有益,与万民有利!否则就坚决打击。高勇在《新报》上亲自写了一片文章,强调各个学派要以强国富民为宗旨,不要虚言妄语,不要制造谣言!最后要求百姓如果发现形迹可疑的人都可以向当地的警备部队报告,如果确实属实,还会收到一定的奖赏。

这片文章发表后不久,就在右北平、辽西一带发现了许多的可疑人物,其中一部分还是公孙瓒的间谍,这让高勇提高了警觉,加强了研究院、军械厂保护,同时开始适当的向民间出售钢制农具,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不过为了防止这种钢材被用来倒卖,高勇规定每个购买者要经过身份核实,还要定期到官府指定的作坊免费维修。如果发现哪个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