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章 RB 大国文娱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座大型工厂,但因为缺少订单,不断遭受设备折旧贬值带来的损失……

林棋就知道有一家工厂处于这个状态,所以,他准备“雪中送炭”,把订单砸过去!

当然,前提是对方答应以市场最低价供应6502芯片……

……

1980年9月20日。

香港飞往日本的航班,林棋带着保镖和秘书组成的组成商业考察团,抵达了日本东京羽田机场。

下了飞机不久,就看到一行日本人,举着中文牌子“欢迎香港新创业电子公司董事长林棋先生友好访问”。

这些小日本又是鞠躬,又是操着生硬又“标准”的中文,向林棋等人寒暄着。

这些小日本表面上彬彬有礼,但这仅是表象。今天可以恭敬的把你当作上宾,明天又可能在商场上将你赶尽杀绝。

这个年代的欧美人,就是尝到了日本的苦头。家用电器、汽车、半导体、钢铁、机床、化工等等产业,日本都是以欧美公司为师。从近代开始,日本就非常擅长于吸收外国的技术,或是官方派遣,或是因为民间人士出于爱国心自费到全世界各地考察学校,帮国家偷窃外国的技术。

能引进的引进,引进不了的就偷窃,这就是日本工业迅速崛起的不二秘诀!

二战之后,出于冷战思维,维持日本作为远东最大的棋子,所以,欧美纵容日本对其技术的大量的引进甚至不介意日本的偷窃行为。

一直到80年代开始,日本在汽车、家电、半导体等等领域开始向美国打价格战,这时候,美国除了露出警惕之外,也感觉到养了几十年的羊终于肥了!

在80年代中美蜜月时期,有中国牵制苏联,美国发现日本的价值大降,就开始正式动刀对日本割羊毛,制造了日元短期内不受控制的暴涨,进而刺激日本地产、金融等等行业无节制的膨胀。整个过程美国投资者大获其利,其后,又开始挤破泡沫,做空日本再赚了一大把。

日本经济持续衰败之后,很多资产贬值到两三折之后,尤其是日本东京的房地产,也贬值到了不合理的低估。美国在90年代末开始,大量的金融公司又抄底日本东京的以房地产作为抵押的垃圾债券。这些垃圾债券,贬值到面值十分之二、十分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