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章 那一抹黑白分明的景色 富矿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那套好不好?”银发老太太挤上来说。

“好好好,咱们先去看这位阿姨的,再去看您两个亲戚的,好不好?”

杨东升在银发老太太带领下,见到了她所说的“不太好”的房子,这竟然是一栋自建房,两层的小楼,还带了一个小院,占地面积足有两三百平方米。

由于是自建房,这套房子的要价,反而要比那些公家盖的房子还要便宜一些,杨东升想也没想就买了下来。

这如果摊上拆迁,不得好几千万。

一个卖家介绍另外一个卖家,或者是另外几个卖家,就像链式反应一样,杨东升他们买的房子迅速增长。

这个年代要出国的不仅是留学生,还有一些准备到国外刷盘子的,不是形容,是真的到国外刷盘子。

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出现了一股出国热,沪上作为国内最发达的城市,也是出国热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后世的国人很难理解这个时代的人对出国的热情。

很多人在国内好好的机关职员、企业高管不愿意干,情愿去国外端盘子、刷盘子。

他们自以为出了国就是人上人,就能发大财了,根本就没打算再回国,干脆就把房子卖了,省的闹心。

几十年后,他们想起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恐怕得哭死。

当然这些卖房子的也不全都是干部出身,或者为了出国,杨东升他们在买房过程中也见到了不少人间惨剧。

让杨东升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对老夫妇,他们要卖的房子是他们自己住的一套小阁楼,这套阁楼里,除了老两口,还有一个小孙女跟他们一起。

杨东升看过之后,实在不忍心买他们的房子,他要是买了这房子,这爷孙仨就得露宿街头了,良心上无论如何过不去。

谁知老两口以为这不过是杨东升砍价的借口,对视了一眼,表示价格已经是最低了,真的不能再降了,老两口差点给杨东升跪下了。

杨东升一问之下这才知道,老两口卖房,是为了给孙女治病。

这个年代虽然还没有医改,但是看病也贵,只是医生不热衷于推销一大堆检查,和那些昂贵的进口药而已。

为了给孙女治病,老两口卖过血。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