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六章 衣锦还家 督军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时,袁慰亭的这种表白,恰恰搔着他的痒处。微笑点头“放心,佛爷的眼睛亮堂着,只要你们尽心办事,就不会为这种事怪你们。再说,不是还有我了么?”

他看了看另一边的王文召,与他同席的,则是袁慰亭的幕僚兼换贴兄弟徐菊人。两人都是翰林,自有些文词之事可谈,亦不会冷场,反正王文召耳朵不灵,戏台上唱什么,他倒是不在意。

“耕娱公耳不能听,平日里十声九不应,只到这时候耳朵好使。我比他年轻些,耳朵眼睛都还好用,谁得力,谁敷衍,都看的出来。朝廷虽然眼下是太平年月,可是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么……也有宵小歹徒存心不良。要想维持住这个局面,就只有一个办法,我辈鞠躬尽瘁,为朝廷练出一支天下无敌的强军来,使各国不敢小看我大金。容庵,你的兵练的不错,武卫军一成,我就要以你为榜样,让其他各军都学你。你可要让三军保持住这股气,不可学湘军、淮军,没过几年,就锐气尽去。”

“下官明白。”

这当口,台上锣鼓一变,却是已经上了压轴戏。剧目正是李连英点的四郎探母。这是慈喜最喜欢的一出戏文,虽然唱的是宋室杨家将,可是金人并不忌讳。

事实上,在灭宋之后,金国方面还特意修缮过岳飞庙。尤其自洪杨之乱以来,朝廷宣扬忠义之心更盛,不拘金宋,只要是忠臣良将,一律褒扬。是以四郎探母并不违禁,只不过胡儿要改做北国,番奴要改做北兵,与驱逐他们异曲同工而已。

赵冠侯扮的四郎只一出来,慈喜的眼睛就一亮,问身边的李连英道:“连英,这个杨四郎是谁啊?扮出来好精神。”

“回老佛爷的话,这不就是白天得了顶子的那个赵冠侯么?”

“哦,是他啊。我说看着眼熟呢,真难得,既会说话,还能唱戏,这能耐还真不小,听听他唱的怎么样。”

有了方才那些人的表演在先,赵冠侯只一开口,慈喜就不住的点头,臣工们倒是不敢喊好,但是却也纷纷的停了言语,留神着台上。心道:总算上来个不错的,这场临时的堂会,不至于太难看。

唐天喜是正经在戏班里学过的,扮铁镜本是比赵冠侯为佳。可是戏只唱到一半,就有四名小太监抬了箩筐上来,将十几封银子一字排开摆在临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