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九章 皇帝的公开处刑 春回大明朝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正式的说法叫四成入库,六成留监自用。

后来文官眼红又插了一杠子,最后变成了二点五,二点五,五的比例三家分,二点五是他的,后面那个五是文官的,所以他顶着流传几百年的臭名,被世世代代反反复复鞭尸,最后实际上就是个二点五。

不过现在应该还没有到文官参与瓜分的阶段。

至于士绅以功名免税,大肆接受民间的投献,这个他也知道。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他爹时候在苏松常镇四府一次性清理出近两百万亩投献田,另外还有三百万亩的花分田,这些相当于四府里面松江府的全部农田,也就是说四个府四分之一的田产都是通过这些操作不用交税。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士绅免税,其实他也知道那不是祖制,祖制就是免徭役,他老祖宗那抠门劲,怎么可能不收士绅的税,他老祖宗不但税,连地和脑袋都一起收呢!宋朝传下的规矩就免徭役,而免田赋其实是正德年间开始的,然后他爷爷又把原本的田赋扩大到了丁银。

最终大明的士绅就这样可以凭功名不交田赋,不交丁银,不服最初的徭役,这个目前也是折银,这三项不交基本上就等于什么赋税也不交了。

田数的确有限额。

但不是还有个隐田嘛!

只要有一百亩不交税,那士绅就有能力让自己在官方的田产始终不超过一百亩。

但人家控制了朝廷,人家就是给自己谋福利,他又能怎样?

当然是装作这就是祖制啦。

最后搞得各地赋税越来越少,甚至还连年拖欠。

他又能怎样?

改了?

士绅一体纳粮?

他还怕自己不小心落水呢!

他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然后一道圣旨说皇帝仁慈,拖欠的既然真收不上来那就算了,以前的坏账一笔勾销吧!

至于国库没钱……

他可以罢工啊!

你们自己玩的结果,你们自己想办法呗!

至于他自己缺钱……

那不是有税监矿监还有皇庄吗?

他不缺钱,朝廷自己想办法,最后……

最后他被搜刮到饥寒交迫的贫民围堵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