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九章 丹书铁券 春回大明朝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旁边定国公老泪纵横,也不知道是哭自己的四十万两,还是哭这个突然就不好了的时代,堂堂三公,世袭公爵,文武百官之首,居然在自己家门前被一群乱兵酷刑拷掠,这还是那个主圣臣贤的大明朝吗?

这魔幻的现实到底是怎么了?

当然,不管还是不是主圣臣贤的大明朝,他都依然必须得掏钱,紧接着杨丰组建的新车队就进入定国公府,然后开始一车车推出银子,随着这些银子被推出来,原本还有些愧疚的泰昌也没了愧疚,反而脸上再次有了怒气。这很明显有的是银子,杨丰的推断才是对的,什么哭嚎没钱,连儿子上夹棍都没松口,直到杨丰真夹了才肯掏,那不是没钱,纯粹就是不想掏啊!

这样的就该上夹棍。

“殿下把大臣当什么?国之柱石吗?简直笑话,大臣最狡猾了,一要银子就说国库空虚,一收税就说不能与民争利,其实都是谎话,去他们家搜搜,打开他们家的地窖看看,里面全都堆满了金银,国库的银子都被他们搬到自己家了。

与民争利,哪个是民?

这些穷得衣服都穿不起的是民吗?

他们是黔首,他们连民都不算,在大臣眼中那些士绅才是民,那些坐拥千亩万亩良田的,经商赚的家财万贯的,这才是他们眼中的民。

他们自己就是从这些民当中出来的。

当然不能与民争利。

因为那争的是他们家族,亲朋好友的利。

朝廷一年盐税才一百来万两,可咱们只是在这两家,从他们的地窖里拿了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就已经快一百万两了,这才是大臣,全都富可敌国,天下百姓是穷的,穷得女人连裤子都没得穿,陛下是穷的,这点银子都得靠募捐,他们才是富的。

六百万两算什么?

六千万两他们也都能拿出来!”

杨丰趁热打铁继续蛊惑可怜的的泰昌,让这位现年十三岁的皇长子继续在黑化道路上一往无前。

而四十万两银子,也很快伴着徐家的哭嚎声被搬出。

“快把定国公和徐公子扶起来!”

杨丰喊道。

那些家丁上前拎起徐文璧父子。

杨丰从旁边士兵手中拿过一个刚刚裱好的劣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