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别具一格的王霸之气 学霸终结者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不爱创新的人,或者没有接触过原创工作的人,往往会有一种错觉:发明创造也好,经典神曲和传世诗篇也好,那都是天才灵光一闪的产物。

莫扎特的传记作者奥托杨就揭露过一个谎言:早在19世纪初,就有许多“鸡汤文”渲染莫扎特的创作流程:说他毕生最牛逼的作品,都是在夜深人静、环境优美、天人合一的状态下,由于灵感爆发、思如泉涌而创作出来的。

但是实际上,这种“鸡汤文”论调纯属扯几吧淡,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奥托杨早已证明,莫扎特根本不是这么一个人。

哪怕强如莫扎特,作曲也是要慢慢研究乐理、反复修改调音试听的。

哪怕强如李白,除了号称一蹴而就的三首《清平调》,他其余的大部分诗作也是要查韵部、抠字眼、和贾岛那句“僧推月下门”那样,为了一个个用字反复“推敲”的。

过度强调创造所需的“灵感”,而选择性的无视创造所需投入的“努力勤奋”,无非是鸡汤文和段子手们为了自己的文章销路,媚俗无耻地迎合大众,满足大众的自我心理保护。

因为庸碌的大众需要为他们的创新无能寻找一个开脱的借口。他们甘愿相信:看,创造这种东西,是天才才能做的事情。我们没做到,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这种天分,而不是我们不够努力。

而在现代前沿企业里面——只要不是那种只会山寨别人产品的企业,只要有几分实打实的自主优化和创新的——在它们的研发部、软件部,有得是依靠拼搏和努力来实现创造的工程师、程序员。他们并没有外行大众想象的那种天才,他们有的,只是勤奋的努力,和一个正确的方向。

朱海波也好,杜俊强也好,都是新世纪华夏百万原创码农中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而已,他们一样没有天才,但是他们一样知道努力。

至于有没有把握到正确的努力方向,在此之前他们不敢说。刚刚工作了两年的码农们,心中有迷惘是很正常的。

但是遇到了顾莫杰之后,他们敢说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要找的东西,在顾总那里就有。

……

顾莫杰电话打完不到半小时,外卖就送来了,他礼贤下士地招呼大家过来一起吃,自己也先挑了一份盖浇饭,直接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学霸终结者》,牢记网址:m.baotouge.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