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二章 产学研一体 学霸终结者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钱江大学一贯是理工科强校。这一点从前朝,甚至前清的时候起就是如此,一百多年没变过。

文史政法也好,医科也好,农科也好,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高校大扩招的时候,兼并了省内其余三所大学带进来的。说句门户之见的话,那些专业在钱江大学的待遇,就有点儿像不是亲生的。

这种历史遗留的门户之见,在近二十年里形成了一个惯例:那就是校长基本上都是出自学校最嫡系、学术实力最强大的数科院或者物科院;不是搞计算机的,就是搞力学的。偶尔有一任校长不是这些院慢慢爬上来的,也除非是北大清华空降来的。

潘校长就是一个典型,人家八十年代就是校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九十年代初做到数科院院长,后来再一步步到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潘校长当年在数科院做院长的时候,如今的蔡院长还只是他手下的一名系主任呢,所以两人也算是嫡系的交情了。

校长也是搞数学和计算机出身,在这种场合下自然和邱院士、蔡院长共同语言比较多,话题比较融洽。一行人一路边走边闲聊,走出候机楼的时候,就俨然已经形成了小圈子,说的都是些非数学类专业的人根本听不懂的话题了。

校方派来接邱院士的车,是一辆加长版的轿车,不是suv,但是也有前中后三排座;潘校长很自然就把邱院士往后排的客位上让,他自己和蔡院长坐中排,前头副驾驶则留给了邱院士一个随身的白人保镖。

车子绝尘而去,其他一行接机的院长教授们一看这架势:得,跑了一趟,就捞着一个握手合影的机会。从头到尾没聊满三句话。罢了,各人坐各人的车,跟在后头呗。

……

邱院士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区区一点后进晚辈的小成果,等闲不放在他眼里。

别说只是几篇《ieee人工智能》上第三作者的署名,哪怕是第一作者。同级期刊全世界范围内一年也有几千篇论文,邱院士的精力最多也就关注到其中最牛逼的百分之几而已。

多伦多的杰夫辛顿教授虽然和邱院士有过一点小交情,邱院士也不可能一直追着人家的论文出一篇看一篇,所以尽管已经出来一周多了,邱院士还不知道此事。

车一路开着,蔡院长和邱院士融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学霸终结者》,牢记网址:m.baotouge.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