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七十二章 海战 井口战役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当南洋战争打响后,核钢时代最恢宏壮丽的场面就必然出现了。那就是主力舰决战。巨舰大炮在大海上的争锋,在核元纪年之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次是日德兰大海战。然而在日德兰大海战中双方的主力舰群在北大西洋区域还相互寻找了一段时间,最终在广阔的大西洋上找到了决战地点。

然而现在当舰炮的射程延长了数十倍,舰炮的威力延长数百倍后,原本宽广的大洋上狭窄起来,用不着可以的寻找战场。因为战列舰到达的海区就是战场。

当马六甲海峡南岸被周天合盟彻底攻下后,这个大岛中部腾起了惊天动地的红色光芒,这道巨大的光芒在中南半岛也就是南越的位置都能看到。

苏门答腊岛,三个地方同时腾起直径十二公里的巨大火球,这个火球周围大大气一圈圈红色的冲击波看似缓缓的扩散,其实是在天空中以超越音速的速度扩张。

这三颗核弹是大伊万级别的核弹,理论上热核武器可以做的无限大,但是大伊万级别的核弹大小已经如同一两面包车那么大。这么大的核弹,机械加工就需要考虑很多,比如自然重力下,保持不变形等等。以及方便拆卸维修等。

就算百万吨的核弹重量也差不多是洗衣机大小,所以这个时代的核武交战,普片是在十万吨的当量以下。否则遭太重也无法投掷。只能在家玩自爆。

现实中的例子就是苏门答腊岛的情况,当周天合盟的军队对马六甲海峡南岸的苏门答腊岛做出了全方位攻击,并且眼见着这个岛屿就要沦陷的时候,为了防止这个岛屿上被周天合盟布置陆基核大炮。万明斯坦启动了岛屿上的自毁系统。由于是贴地爆炸,大量的辐射粉尘土将随着赤道环流飘荡。遮挡阳光。给该地区造成降温。

而天空中平流层将被破坏,大量紫外线将随着星光直接照射下来。而上百公里宽的马六甲海峡在冲击波的吹拂下,三四米高的浪头,在海峡中激荡。

这三声惊天动地也让在水下备战的战列舰感受到了。由于是在水下海浪的能量无法波及,这些数万吨重的战列舰在水下基本保持平稳。然而水面上的一切电子通讯都已经中断了。

在苏门答腊岛以南的七百公里的外的海域,在海面上可以看到远方凸起的火红蘑菇云。虽然冲击波尚无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