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七章 徐记油伞 北国谍影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实在推辞不掉的人情,否则一概退还,这在高层中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所以很少有人上门送礼,以免自讨无趣。

可是这次不一样,毕竟是多年未见的学生送来的,自己不好折了学生的面子,所以也不再多说。

“这一件是江口先生的礼物,他知道您不喜欢那些铜臭之物,就特意准备了一方古砚,请您笑纳。”

许诚言将黑木盒子推到吉野卫门的面前,只见它高不过三寸,长约六寸,表面光滑,漆色黑中透亮,周边雕刻着精美的纹饰,一看材质就不是凡品。

轻轻打开匣子,取出一方古砚,放在吉野卫门的面前。

吉野卫门眼眉一挑,他虽然不喜财物,但终究还是有所嗜好,一生最爱文房和书籍,这方古砚台还真引起了他的兴致。

随即转念一想,就已经明白,外人哪里知道自己的喜好,只怕还是自己的学生透的底。

当下也不说破,将这方古砚台拿在手中,仔细端详,只见这方古砚如成人指掌大小,石质墨绿如蓝,纹理细腻如丝,研磨处还可看到黄膘水纹,如浪似云。

在砚台的一端雕刻着半个牛身,好像一只水牛浸在水中,只露出半边身子和牛头,图案雕工细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顺着牛头的方向,在砚台的另一端雕刻着一轮弯月,整体是犀牛望月的图案,构思也是精巧之极!

吉野卫门眼神一凝,微微点头赞道:“难得的洮河古砚,看这雕工最少也是宋代的精品,确实是好东西!”

他学识渊博,眼光犀利,只一眼就认出了这件古砚的来历。

洮河砚,是中国北方最上等的砚台,价值贵重,因为产于甘肃西南洮砚乡的洮河水底而得名,在唐代就已名扬天下,具有气色秀润、发墨细快、蓄水持久、色浓保湿等优点,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

如宋代赵希鹄所说,“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像是这样一块宋时的洮河古砚,绝对算的上是一件难得的宝物了。

听到吉野卫门的赞扬,许诚言笑道:“还是老师您的眼力好,之前我还看不出门道,后来才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