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二章 这个皇帝不好糊弄 大明建昌侯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这种事,连徐琼自己都没收到风声,他很好奇张延龄是怎么知道的。

当南京吏部尚书,可不是徐琼的目标,他的志向是要留在京师为部堂尚书。

带着疑惑,徐琼甚至亲自送张延龄和崔元出翰林院,出来后崔元还是有些遗憾,觉得自己并没有能跟徐琼多搭话,言下交谈之意,是大好的机会白白错过。

……

……

接下来两日,张延龄有意去查探京师文坛的消息。

有关旁人想窃夺他文名之事,暂时也只是他的猜想,并没有实证。

这天下午,朱祐樘悠哉悠哉从坤宁宫回到乾清宫,本想露一面,就让负责值守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陈宽把奏疏都带回司礼监值房,他才刚到乾清宫门口,萧敬一路小跑过来,手上还抱着个好像咸菜坛的瓦瓮。

“陛下……”

萧敬急切的样子,略显失仪。

朱祐樘皱眉道:“克恭,你这是作甚?”

萧敬面色带着几分红润道:“陛下,前几日您不是让老奴在京师中找灶户修建晒盐的池子?有结果了,您快看,这是晒出来的盐,磨出来之后如此雪白精细,真是堪比贡盐呐。”

说着把瓦瓮呈递过去。

本来朱祐樘对于什么晒盐的事,就没放在心上。

没办法。

自己一向没什么才学的小舅子,突然跑来告诉他要改进华夏几千年制盐的方法,还说这么做会大大提高效率?

大大的荒唐。

朱祐樘又不是傻子,嘴上夸赞两句以兹鼓励,回头就将此事抛诸脑后。

可当萧敬真的捧着一坛精盐出现在他面前,他这个当皇帝的也不由懵逼了。

“克恭,这……真的是盐?”朱祐樘伸出手,从坛子里抓出来一把,果然是雪花盐,阳光下颜色之好,连朱祐樘这般不懂盐的,都能看出是精品。

萧敬差点都要喜极而泣,道:“陛下,正是啊,还是用建昌伯所说的方法,滩晒出来的,老奴问过灶户,这可比以往的方法……效率太多,虽然还是靠天吃饭,再不用令灶户烟熏火燎受尽折磨……”

朱祐樘的精神瞬间抖擞起来。

“快,带朕去,朕要亲眼目睹。”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