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八章 道贺 大明建昌侯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不学无术之徒的作派不说,还在这里胡言乱语!”

“这几日你闭门思过,以后不得与张家兄弟再有来往!气死本宫了……”

……

崔元莫名其妙就被禁足。

他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回头想想,或许妻子说得也对。

衍圣公世子说诗是他作的,定是没跑,难道衍圣公世子会在这种事上开玩笑吗?那可是涉及到天下读书人名誉的。

怪只能怪自己非要学张延龄一般拂袖离席,让人看了笑话。

“都是我让长公主为难。”

……

……

过了晌午。

朱祐樘准备带张延龄从坤宁宫出发,往奉天殿参加孔闻韶的面圣仪式。

不过临出发之前,朱祐樘听取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荣有关内阁奏疏的汇报,在说事情时,也未避忌张延龄,好像有意让张延龄听听朝中有何大事。

“……有涉及南吏部尚书出缺之事,吏部上奏,请明日早朝时廷议。”

李荣在说了几件无关痛痒之事后,突然提到了一件相对比较大的事。

朱祐樘道:“南吏部尚书出缺,可有消息,廷议要举荐何人?”

“听闻,礼部左侍郎徐公众望所归。”李荣道。

朱祐樘想了想,摆摆手道:“明日朝会再说吧。”

眼看时候也不早,朱祐樘便与张延龄一同出发。

出了坤宁宫后,张延龄趁李荣远远落在后面时,问道:“陛下真有意让徐侍郎为南吏部尚书?”

朱祐樘道:“怎的,对此你也有意见?”

张延龄笑道:“陛下应该知晓,这位徐侍郎与我张氏一门有姻亲,并非相帮于他,只是他年老体迈怕是在朝中没剩下几年……”

“他生平所愿,便是能在致仕前于京师得部堂位,甚至言道若如此便死而无憾,若就此让他就任南京,只怕他会郁郁而终。”

“嗯。”

朱祐樘点点头,却没评价什么。

但显然,朱祐樘是记得徐琼这个“媒人”功劳的。

否则历史上,也不会帮徐琼留在京师为礼部尚书,而把倪岳打发到南京吏部当尚书。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