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章 思乡亦念卿(2)(广东统一前,北面当权的军...) 夜阑京华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家不南下?”

她答:“我一直做内陆航运,正是做着南移的打算。”

她这几年忙忙碌碌都是为了南移。

强龙不压地头蛇,做生意也是如此。何家航运再大,往南去抢人家的饭碗都是令人不齿的,也是极其危险的。她不想让人觉得自己在无限扩大,抢占市场,于是这两年都与人示好,将北方和海外航路同人分享,换了南方的人脉资源。

“不过很难彻底走,”她苦笑,“做生意的,尤其是做出大产业的,极难挪地方。不光我们家,任何一个省都不会放走当地的税收大户。这不是搬家那么简单。”

但她想至少选一个折中的城市,发展轻工业产业。

比方说,南京。

***

北伐军很快进入武汉,没过半月,南方来的人带了个竹藤方盒到北京办事处。方盒子里装着景泰蓝色茶叶铁罐,罐内有木塞子,□□,竟是满满的干桂花。还有一张字条:

桂树成林,是为桂林。

她闻着桂花香,猜得到,这是谢骛清从桂林一路带到武汉的。

这人真是浪漫,他浴血奋战,入了武汉城,该是收礼的人才对。却千里迢迢地准备了礼物,送到了她的案前。

北伐军势如破竹,不到十个月,已经从武汉到了江浙,很快进了上海、南京。

北伐军入南京后,一封从南方发出的电报几乎同时到了天津的九叔家,内容极短:金陵四月槐香盛,盼一会。

这正是她想做的。

虽然南京和上海已经入驻北伐军,但路上仍有危险,何未决定不带斯年南下。斯年难过了一夜,极认真地写了一幅“河清海晏,时和岁丰”,一点点卷好,装入硬纸筒,要何未送给从未见过、却早就刻在心里的爸爸。

何未带着这小礼物,在四月上旬的尾巴到了金陵。

她一下火车,便见到了谢二小姐的秘书。

“何二小姐初到南京城?”

“过去来过,不过是走水路,先到上海,再来这里,没坐火车。”她说。

她看着火车站外的拱形雨廊,真是漂亮。

汽车载她到了颐和路的一幢小楼内。

书房里等着的并非小楼的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