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四章 冬寒雁南飞(2)(军用卡车上,苍绿油布篷被...) 夜阑京华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人想同二小姐合作盐号,没谈成……若船上真没枪支,倒不如让他们上船,查完就打发了。若双方对峙,和日本人交起火,闹不好又是一桩外交事件。”

警察署长言罢,又轻声道:“南京那边都不敢得罪日本人,谢少将军何必硬出头呢?当初在济南的事,还不是北伐军不敢惹日本人闹的。”

谢骛清眉头深拢。

当年在南方,他和被关押的人们听说济南屠城,没一个不是牙齿咬出血的。

当时的北伐大军就在济南,竟对日本人再三妥协退让,主力绕路,只留了两个团守城。那两个团倒是血性男儿,浴血奋战数夜,却被一道密令撤走,致使济南被屠了城。

那是二八年。北伐军早不是当年的北伐军,已经历过了背叛和血洗。

“谢某人不是南京的软骨头,”谢骛清严肃地说,“战火下,民可退,军人绝不可退。”

谢骛清身后不远,便是南京政府的上将高官。上将们了解这些早年成名的将军,个个是硬骨头,敢说敢做,更敢直戳南京政府脊梁。

对于这些功劳高,地位高的将军,大家都是睁一眼只当没听见、没看见,免得惹麻烦。

警察署长见谢骛清神色,察觉失言。署长唯恐激怒谢骛清,转而看何未。

何未对谢骛清轻摇头,有撒娇的态度,佯作埋怨道:“让人请你来,是乍一见到一卡车的兵,有些怕。你来了倒好,越说越生气了。”

她对谢骛清柔柔一笑:“今日是你南下的好日子。为了倭人生气,不值得的。”

“好,”谢骛清眼里有了温度,柔声回,“如何做,照你的意思来。”

何未略思忖,对警察署长道:“航运在天津不是一两日的生意,今日没搜查令就放你们上船,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是我们没想周到,”警察署长致歉道,“那些倭人带了兵过来,没法得罪。”

“赵署长的处境确实难,”她想想道,“不如这样,你我各退一步。我让你们上船验货,你们交出举报的线人。若盐中无枪,构陷我们的人要法办,而且不能给你办,须送去北平。”

警察署长微一怔,没懂背后的门道。

她解释:“今日提这个条件,倒不是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