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章为进城考大学 草根选调生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名的文科生,分别集中到刚刚恢复的县一中和县二中,进行重点培养。钟国正的成绩在全县排理科生中的第66名,在高中即将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成为县一中理科一班的学生。教他的几门主科的任课老师也一起被调到了一中当老师,继续上他们的课。到了一中后,钟国正仿佛变了一个人,成绩直线上升。

1979年的7月,钟国正满怀信心的走进了恢复高考后第三次高考的考场。第一场是语文考试,这是他的强项。作文题目是根据提供的《第二次考试》,改写成一篇不超过八百字的《陈伊玲的故事》。他看完《第二次考试》后,就直接在提供的答题卷上写了起来,等写到第二面他才发现,只有不到一百字的空格了,他脑袋顿时变成了空白。等反应过来,他差一点就尿了裤子了,只好硬着头皮紧急“缩水”。结果他最拿手的语文只考了四十多分,五门科目五百分只考了三百零三分,差两分上大学本科分数线,只是上了专科分数线。那时即使上了分数线也只有三分之一的录取希望。钟国正是一手拿针,一手拿线,望眼欲穿之后,才在八月下旬收到寒江高等农业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当时,他原本不想去读专科学校的了,可那时规定,凡是被录取了不去读的,要三年之后才准报考大学,同时他父亲已经将他的户口、粮食手续都已经办好了,他只有去读农业专科了。

堂兄钟国华在半年前,分配到了仙寿省委办公厅工作。钟国正现在也成了一名国家干部,虽然是最基层的一名国家干部,虽然还有没有考上本科大学的心理阴影,但一想到自己不仅当上了公社干部,还是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有一份稳稳当当的工作,端着一个真正的铁饭碗,再想想那些没有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同学,有的早已回到农村结婚生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有的至今还在“头悬梁,锥刺股”般的复读,备战高考,有的参军到部队当兵去了,也就知足常乐了起来。

摆在每个人前面的饭碗,都已经被倒了约有三两左右的半碗红薯烧酒。齐大贵问易书记,是不是每个人先吃一碗血灌肠后,再喝酒?

易大伟豪爽的说,有一段顺口溜不是这样讲的吗?晨起一杯水,到老不后悔;常吃一点蒜,消毒又健康;多吃一点姜,益寿保安康;饭前一碗汤,不用开药方!大贵同志既然给我们安排得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