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5章 只有累死的牛 草根选调生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简单却并不简单。要特别的讲究用心,不仅要手有力气,做到手到,扶犁扶耙要稳;还要眼看前方,做到眼到,不留遗漏;同时还要做到脑想全盘,嘴喊口令。所以,在农村并不是所有的的农民都会犁田耙田的,都犁得好田耙得好田的。

“我记得唐代有一个叫元稹的诗人,写了一首《田家词》的诗:‘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我以前的时候,总是不知道他写的是哄么,后来我学了犁田耙田之后,我突然就明白了。”钟国正一边耙田,一边对李成明说道。

“你们读书人,脑袋瓜子里的名堂就是多。犁下田耙下田,也能够写成诗。”黎成明答道,“我们这些土老百姓呀,就晓得喊几个简单的‘啾、咤、吁、转身’字,用它们来指挥牛怎么犁田耙田,就完了。”

“说来说去,我们这里种田呀,还是要靠黄牛水牛来拖犁拖耙。但在那些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的先进地方,就不再是用黄牛水牛来拖犁拖耙了,而是用铁牛来拖犁拖耙了。铁牛就是铁牛,铁牛工作一天呀,等与我们工作了几十天。你说厉不厉害?”钟国正说道。

“我们早几年就说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了,可到现在,除了看到过几台手扶拖拉机,其他的哄么都没有看到了。”黎成明叹了一口气说道,“不过像我们这样的丘陵地区,田土都是楼梯式的,就是有了机械,也抬不进来啊!”

“你说的这个情况,实际上就是我们南方地区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拦路虎。”钟国正笑道,“一是我们这里的田块,都是很小坵的,像东方红那样的大型机械,就是开得进来,在田块里也转湾不过来。”

“那些大型机械在北方还可以,在南方地区,只有小型机械才能实用。二是我们这里的田块,根本就没有那些农业机械进出的机耕道。那么重的东西,我们总不能次次都要抬起进来,又抬起出去吧?”钟国正说道。

“现在更难了。”黎成明说道,“一坵大一点的田块,都分给了好几家人来种。”

“一坵田为哄么要分给几家人来种?”钟国正不解的对黎成明问道。

“哎,说来话长。”黎成明叹了一口气说道,“由于每坵田的远近不同,肥瘦不同、灌排水的难易不同,所以大家就都要求搞平均主义,分成一样的份之后,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