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七十五 一切还是有它原来的轨迹 靖康雪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岳翻在吉虔二州的行动只是这一年里面的某个特定时段的某个小插曲,当所有人都把目光聚集在燕云十六州的时候,南方的岳翻在做什么,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人在意了,所以岳翻打定主意,这个时候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风险最小的,大宋朝廷的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了燕云十六州,没有谁会因为江南的一点小事就把精力转移。

更别说刚刚大宋才打了一场大败仗,二十万禁军溃散,虽然损失不大,但是对徽宗皇帝收复燕云的信心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不敢再信任那些他深深了解的**透顶的禁军,更不用说被岳翻整编出来的十万精锐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西军,或者是离开了禁军,能战的军队又在和辽人的战斗中损失殆尽,剩下来的都是废物。

如果是废物的话,就算是整整一百万的废物,能和十万精锐铁骑战斗吗?

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赵光义为了自己的地位而拒绝迁都的那一刻,宋庭的未来就已经注定了,他们注定会被开封城极为不利的地理位置而狠狠的拖累,甚至到一种非常不利的状态,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除了士兵血肉之躯,没什么天险,而宋军,如今的宋禁军,有成为血肉长城的意志和信念吗?

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张叔夜在无边无际的黑暗和绝望中失去了枢密副使的职位,据理力争之后无法改变徽宗皇帝的心意,自请外放吉州通判。

徽宗皇帝答应了,给了张叔夜自由,而且还没有什么特定的任务,通判从来都是皇帝的亲信去做的,监视地方大员,制约他,表面上没什么权力,实际上一州一地之主就是通判,知州之类的反而是万年老二,当然了,吉虔二州这些地方现在属于大宋的特别行政区,还不能算作正常地区,所以张叔夜此去,徽宗皇帝只把他当作是公费旅游。

张叔夜一直都在反对北伐燕云,倡导联辽抗金,张英死后的枢密院完全由张叔夜主导,新任枢密使蔡攸根本掌控不了局面,枢密院全体都极为反对北伐燕云的举措,徽宗皇帝无可奈何之下,在东府的配合下把西府来了一次大换血,大宋朝堂上的反战派基本覆灭,战争成为了主流议题。

这种事情居然发生在大宋朝堂上……

张叔夜和他的追随者带着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