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四章锦衣重开 大明王侯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君臣之间的气氛很沉闷,很压抑,这种气氛自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六年废除锦衣卫后,很少在朝堂上出现过了,圣明的洪武天子今日在群臣面前再次撕破了君臣之间那层虚假的和谐表象,洪武三十年二月,在这武英殿上,朱元璋再次向群臣下了一个通知:重开锦衣卫。

是的,通知,不是跟群臣商议,也不是“经上级研究决定”朱元璋很明确的告诉满朝文武,六部九卿官员,我要开锦衣卫,不管你们答不答应,我都要开!跟你们先打声招呼而已。大臣们当然不答应。

自大明立国甫始,“锦衣卫”这个机构便成了朝堂大臣们的一个噩梦,每天都重复做的噩梦。从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谋反案开始,锦衣卫便像一只揭去了羊皮的狼,露出了它狰狞的面目,刑讯,逼供,株连,构陷,手段层出不穷,锦衣卫的诏狱一度人满为患,杀完一批又抓进来一批,一直到锦衣卫废除的那一年,十三年间,朝堂民间被诛者高达四万余人,这些全都出自锦衣卫的手笔,这样一个血腥残酷之极的特务组织,哪个大臣愿意恢复它?那不是给自己全家找不自在吗?

可惜”做这个决定的是朱元樟,他不是别人,他是朱元璋!大明的开国皇帝,他的个人意志能够左右天下。任何人都无法说服他收回成命,在这位一生戎马,性情残虐的洪武皇帝面前,大臣只能算是一个陪衬而已,每个人心里都很明白,朝堂大臣于朱元璋来说,其实存在的意义并不大,自胡惟庸伏诛后小国家大小事务尽集于皇帝一身,大臣多几个少几个,对大明根本毫无影响。

黄子澄因为反对,他已被拖出去受廷杖了,谁敢做第二个黄子澄?

饶是如此,饱读圣贤书的大臣们互相看了几眼,然后六部九卿官员不约而同跪下,高呼道:“望陛下三思。”

朱元璋负手而立,眼睛半阖,不言不动,神情坚决再冷漠。

众臣起身,然后又跪下,再次高呼:“望陛下三思。”

朱元樟仍旧无言,丝毫不为所动。

众臣起身,再跪下,第三次高呼:“望陛下三思。”

朱元璋开口了:“联已思之再思,心意已决。”

这就是朱元璋的回答。

众臣三请无果,皇帝一锤定音,好了,强制性通过,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