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八章 杨曦的烦恼 超星空文明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杨河信沉默了下来。

“小晨是一棵好苗子,我们有责任将他培养起来,天体物理方面有你我在倒不是大问题,但想让他全面发展,光凭我们两个是不够的。”梁致远叹道。

“赵老头是引力和广义相对论方面的权威,在数学和弯曲时空量子场论方面有极高的造诣,推荐小晨到他那边读博,对小晨各方面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

如果周晨这个时候听到两人的谈话,一定会十分吃惊,杨河信和梁致远居然在讨论让他跟谁读博的问题,而他这个当事人居然一无所知。

杨河信无言以对,如果可以的话,他当然愿意让周晨跟在自己底下读博,将来有所成就的话自己脸上也有光。

不过梁致远说的也有道理,赵老放在国内那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让周晨跟着赵老,显然更有益于他的成长。

在此中选择间,杨河信只能默默的退下来。

“那行,抽空我会跟小晨说这件事的。”有了意向后,杨河信十分爽快地答应下来。

“这就对了嘛!”

梁致远微微笑了下,他对周晨的未来可以说十分看重,要不然也不会放弃亲自带博的机会,让周晨去其它学校深造了。

要知道中科院大学的博士含金量是十分高的,如果不是从周晨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像他这样的苗子当然要留在本校,哪有推出去的道理?

梁致远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的副院长,作出这样的决定,承受的压力也很大。

这一切还不都是为了给中国的科学铺路,他内心无比强烈的希望中国年轻一辈中能多走出几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翘楚。

前几年走出去的安峰胜算一个,但他隐约觉得,周晨的成就可能会远远超过安峰胜。

————————————

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稿件投稿后审稿时间到底需要多久,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因为不同学科的投稿本身没有具体标准,有些稿件从初审到复审,一个月就搞定了,而有些稿件,大半年过去了都还没有动静,这又是谁说得清楚的呢?

当然,有一个人说的很好,审稿时间不久的稿件都是垃圾!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