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八章 居住舰工期 超星空文明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点头表示明了,心中不免地产生了“科技即生产力”的感慨。试想一下初级工业体系就有了这么庞大的建造能力,那么中级、高级又该是怎样的宏伟画面!

当然,驻地的建设速度之所以那么快,与目前驻地各项建设任务的科技含量相对来说比较低有非常大的关系。这些配套设施严格来说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不过是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控制,并且将它们密集整合到了一起而已。

对于三级文明层次的蛋蛋来说,建造这种规模的产业集群,也就是分出去一部分计算力罢了。

不过正因为这些机器人和工程运输舰所含的科技含量不高,所以周晨知道它们的最终命运是非常可悲的。如果没有意外,等地球舰队离开太阳系时,这些机器人是要被舍弃掉的,因为带着它们一行,只会拖慢整个舰队的撤离进度。

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惋惜。

“另外,目前在建的‘文明级’舰只包括:文明级战舰五艘,大型居住舰五艘,预计每艘舰只的建造周期均为三年。”蛋蛋接着报告。

相比起驻地中其它设施动辄几天、几十天就能完成,文明级战舰的建造需要三年时间,实在是长得有些让人动容了。

这是一个非常鲜明对比,从侧面也反映出建造文明级战舰的困难程度。

当然了,科技含量不同,建造的周期自然也会有所不同,对于文明级舰只来说,三年建造周期其实一点都不长。

就以正在建造的大型居住舰为例,该舰吸取了奥多文明的造舰经验,设计造型为一个直径30千米、中心高度10千米的圆盘形飞船。算是一个庞然大物了吧?

整个飞船按照功能区块不同被分为上下两个部位,分别是位于上部的居住区和位于下部的保障区。

其中,保障区是居住舰的动力系统、防护系统、生态维持系统所在地,占整舰纵向高度的近乎三分之一。在居住舰跟随舰队进行星际航行时,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舰内营造出一个稳定的适宜生命生存、活动的环境。

居住区,顾名思义是以居住为主的区域,它占整舰纵向高度的三分之二,以500米为一层,共分为十四层,按照每层居住50万人计算,全舰共可搭载将近700万人口。

按照撤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