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三章 掇山叠石 蜀山悬剑传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王维

……

讲完掇山技法,再说回掇山造型与布局。

徐太傅道:“掇山布局的原则是‘师法自然’。平面布局讲究‘出自理,发之意,达之气’。‘理’,指布局上合乎目距、视角、视线、视野等成景规律。‘意’是指布局的立意构思、空间构图要有天人合一的意境。‘气’指园林要有诗词的情调、泼墨山水画的韵味。

立面构图上的要诀是:一是主次分明,循序有章;二是错落起伏,曲折灵变;三是虚实变换,光影呼应。疏密,大小结合。‘深意画图,余情丘壑;未山先麓,自然地势之嶙嶒;构土成冈,不在石形之巧拙;宜台宜榭,邀月招云;成径成蹊,寻花问柳。临池驳以石块,粗夯用之有方;结岭挑之土堆,高低观之多致;欲知堆土之奥妙,还拟理石之精微。山林意味深求,花木情缘易逗。有真为假,做假成真;稍动天机,全叨人力;探奇投好,同志须知。’

掇山叠石造型有平山、深山、高山等形和峰峦、沟壑、溪谷等态。筑园师根据山石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等石性,垒叠出山峦溪涧的形态,表达出雄奇、空灵、娟秀、古朴、飘逸等姿态,表现出孤高凌厉、峭立不群的气势,或展现出空谷幽兰、鸟鸣山幽的意境。‘方堆顽夯而起,渐以皴纹而加;瘦漏生奇,玲珑安巧。峭壁贵于直立;悬崖使其后坚。岩、峦、洞、穴之莫穷,涧、壑、坡、矶之俨是;信足疑无别境,举头自有深情。蹊径盘且长,峰峦秀而古,多方景胜,咫尺山林,妙在得乎一人’”

徐太傅结合庭院中的假山,讲完了掇山叠石。

郦雪璇意犹未尽,道:“太傅,无石无水不成园。您讲完了造园术中的‘掇山’,该讲‘理水’了。”

徐太傅抚须笑道:“好好好,你们想听,我就讲。现在对‘掇山理水’感兴趣的年轻人可不多了。

子曰:‘水有五德,德、义、道、勇、法,君子遇水必观’。山主静,水主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