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90 章 划算买卖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如今女子学识普遍不如男子,大多数黔首,哪怕手头有钱,哪怕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家里一儿一女,也只会把儿子送去读书。

在大多数人……就算是在大多数女人看来,都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样的观念,花钱念书,这钱,当然得花在“自家人”身上,不然岂不是打水漂了?

而各大臣清楚他们这位陛下的行动力,想要做什么一定要做到,女子学识不足,就提升学识,只不过他们没想出来陛下能怎么做,若是强制征走女子,那也是在征走劳动力,黔首未必不怨,可如今……粮食居然那么充足了?!往年还不够,想要修一修驰道都得勒紧裤腰带的国库,今年居然那么多收入?!

有粮食发给百姓,他们还有什么可怨的,只怕心里觉得每个县挑四百五十人,这个数量太少了!

他们倒也猜对了人民的想法。

得知只要把闺女送到咸阳,每个月就能领三石三斗三升粟,黔首们接连询问念县报的郎官:“真的是送过去就能得到粮食吗?”

郎官不厌其烦地回答:“真的。不过,只能你们女儿亲自在咸阳领粮食,而且,一岁之中,仅允许岁首前一个月,及岁首当月归家,其余时候都得在咸阳念书。若是学得不好,不认真学,便得将其退回家中,再不收用。”

有黔首当场虎下了脸,“学!肯定认真学!不好好学,等她回家了,我拿大棍子往死里打!我家的皮小子以前也不好好种田,打了两顿后,就老实了!”

也有黔首撒腿跑回村子里,告诉大伙儿这个好消息。

“黑子!你家那大闺女呢!快带出来,她能拿粮食嘞!”

“恶夫!别哭了,你生了四个女儿没一个儿子怎么了?留下大的两个帮你种田,小的那两个,能送去陛下那边赚粮食!”

“快点!那郎君说了,先到的先记名,收够四百五十人就走,去晚了就没有了!”

此时还未出现科举,黔首们并没有知识改变地位的认知,在他们“狡猾”的观念中——

一个半大小子能帮家里种十亩地,一个半大闺女只能种五亩,把能多种地的小子留在家里,把少种地的闺女送去学字,就可以拿到三石三斗三升粟……

这笔买卖真是太划算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