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紫阙崔巍 苍天岂容误苍生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有趣的还有宫墙。名为宫墙,其实是地地道道的城墙形制——高、厚不必说了,雉堞之外,居然还筑有马面!即是说,眼前的这座魏晋宫城,具备完整的防御功能。这一层,同后世皇宫如明清紫禁城者之形制迥然有异了。

嗯,还有护城河……阙门前一带地面宽阔平展,不可谓之“桥”,不晓得是河道至阙门附近打住了呢,还是转为暗渠?

车子愈驶愈近,阙门的形制看的清清楚楚:

左右二阙皆是子母阙的形制,即一个母阙带两个子阙,一子阙居于母阙之侧,另一个则居于母阙之后,若从空中俯瞰,应该是个曲尺形状。阙台——母阙、子阙拢在一起,大约……二十六、七米见方的样子吧!

高耸的阙台之上,筑有壮丽的楼观,母阙的楼观两层,子阙的楼观一层。

左右二阙完全对称,其间隔,大约……近四十米吧!

这四十米的间隔,亦即是座于阙台之后的宫门的宽度了。

这是一座极高大的楼观式宫门,宫门之上,亦如左右二阙之母阙,筑有两层楼观,而形制更加繁复壮丽。

门开三道,中间的一道门是关闭的,人、车皆从左、右门道出入。

阙前五十米左右处设拒马,禁卫森严,验过符信,翻检过露车所载,一切无虞后,方才放行。

此处,御道隔墙终于到了尽头。

但大路并未消失,而是“升级”——从夯土变成了砖石:中央的御道,以大块青条石铺就;左右两道,铺以大块的青砖。

而卫士皆衷甲,何苍天终于“见证”到魏晋甲胄之实貌了。

不论级别高低,一水儿的……应该就是“筩袖铠”吧?甲身开襟,以纽襻相系,有“钎”——即披膊,长度接近肘部;有高竖的盆领;有极长的腿裙——长到只露出了圆头高靿靴,完全遮住了极阔的裤腿。

也即是说,整个躯干,由上而下,从脖颈到小腿,再加上大臂,都被甲片裹的严严实实。

这个保护,算是十分之到位了,只是,这套铠甲的分量着实不轻,不晓得这些卫士值一班多久时间?换了俺,哼哼,不晓得撑不撑得下来?

还有,现在是颇有点儿秋意了,若是盛夏时分,如此装裹——哼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