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我干嘛教别人聪明(下) 春秋小领主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上的礼节,召集了所有中级以上的官员,接受周王室的“检阅”,而后在周王室卿大夫的目送下,趾高气昂的穿越周境,进入郑国。他们身后,周王室在《国语·周语中》说,晋国“四军之帅,旅力方刚,卒伍整治。”

因为应付周王室的“检阅”,晋军在路上停留了两天,使得东郭离有机会赶上军队,他带着赵氏的补充铠甲与兵器战车,赵武顺势将手头兵力全部装备好后,东郭离将赵武撤换下来的人手带上,转而向“原”地进——赵庄姬留下的一处庄园就在原地,东郭离这次正好去顺路接收。

进入郑国后,已经是五月末六月初,阴历六月是秋收季节,相当于阳历的七八月。郑国的田野里麦浪滚滚,看着很令人欣喜,赵武转身问齐策:“你说,我要是把郑国的麦子收割了,又会怎样?”

齐策笑着回答:“以前秦国与我们交战,也曾收割过我们的麦子,这种行为被我们谴责为‘不仁’,从那以后,晋军攻击他国,无论有多少深仇大恨,从不毁坏别国稻田里的麦子。”

赵武遗憾的摇了摇头:“可惜呀,我们现在的补给线如此漫长,士兵们吃的每一粒麦子都要从赵地运输,如果我们就近收割敌人的麦田……你说,我要是一不小心,在麦田里生炉子做饭,而后让麦田失火了,会怎么样?”

齐策依旧微笑着,不慌不忙的回答:“主上想好了怎么回答国君的问询了吗?”

赵武摇摇头:“我哪里能理解春秋人的世界观。”

齐策笑着解释:“这场的战争是‘征服之战’,主上知道什么叫‘征服’吗?”

齐策知道赵武不懂,马上解释:

“征”是一种税,是从上而下征收的税。

具体来说,领地内的老百姓给领主交纳的费用称为“税”,没有领主而由国王直属的土地上,百姓向国王交纳的费用称之为“税”,百姓无论响应谁的兵役都称为“赋”,而封建领主向国王交纳的费用则被称为“征”,另外,附庸小国向宗主国交纳的费用也是“征”。

中国对“征税”的收取一直延续到了满清朝,在甲午战争之前,朝鲜、越南等小国还在向清政府“纳征”,亦即“交纳征税‘……后来,革了文化的命,“征税”才变成一个动词。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